大清1铜币10文拍卖会上39万成交 大清铜币拍卖成交记录

【大清1铜币10文拍卖会上39万成交 大清铜币拍卖成交记录】说到机制铜元,大家都不陌生 。清末民国时期大量生产,作为那个时候的主要流通货币 。如今它的存世量特别大,到了随处可见的程度 。数量多,材质并非贵金属这些原因导致了收藏铜元的爱好者不多 。其实铜元里面也有高档品种,在收藏圈的热度不亚于其它藏品 。今天要介绍的就是1911年铸造的大清宣统三年10文铜币,拍卖会上曾拍出39万的高价 。

大清1铜币10文拍卖会上39万成交 大清铜币拍卖成交记录

文章插图
这种铜元正面上方有铸造年代宣统三年,中间标注十文面值,下方有换算比例,每百枚换银币一元 。背面中心是珠圈龙,周围环绕大清银币四个字 。整体构图简约大气又不失精美 。
清朝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911年,这种大清铜币总共铸造了9558万枚,大部分是红铜材质,少量黄铜 。
大家不要认为接近一亿的铸造量很多,应该随处可见 。举个例子,60年代的背绿水印一角,印刷数量3亿多枚,距今50年历史,有几位朋友见过实物?
大清宣三十文铜币只有一种样式,没有其它版别 。收藏圈一般从工艺、品相、包浆、材质来给它们分类 。
大清1铜币10文拍卖会上39万成交 大清铜币拍卖成交记录

文章插图
从工艺上可以分为样币和普制币 。样币一定是全新模具,在完美状态下铸造的 。有数量稀少,质量最优,完美保存等特点 。机制币模具会随时使用磨损老化,十次冲压以后,再也生产不出样币那种状态的钱币 。
这枚63分的大清宣三10文铜币样币,在拍卖会上39万成交 。可以明显看出样币边缘凸起,字迹精美,龙鳞清晰,跟普制币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样币非常罕见,两枚在钱币博物馆,民间有据可查的有三枚,这是其中之一 。
大清1铜币10文拍卖会上39万成交 大清铜币拍卖成交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