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你确定捡到的石头是陨石 石陨石的鉴定方法( 二 )


图7

以后你确定捡到的石头是陨石 石陨石的鉴定方法

文章插图
看上图 , 可见本石最大的黑熔壳面的左下部 , 有一个较平整的、褐色中约显棕色的勾形区域 , 与图6沾连面的颜色相同...这就是分离了图6的“表层熔浆熔结体”后的熔壳面...可见这个面因流出了部分熔浆、去熔沾砂土 , 也就显现出比上部黑熔壳更浅的颜色...这体现了地球物质 , 参与了熔壳的熔结、或另类滲蚀 。
图7
以后你确定捡到的石头是陨石 石陨石的鉴定方法

文章插图
上图是图6的反面:这展现了熔壳熔浆、滲入并熔结砂土的最底面 。
图8
以后你确定捡到的石头是陨石 石陨石的鉴定方法

文章插图
上图是图5的另一面 , 可见最右端的同一块“表层熔浆熔结体”有孔穴...这是因为表层熔浆 , 不均匀地滲入砂土、或空气的参与所致 。
所以 , 从以上各图看到的黑色非晶斑面 , 肯定是熔壳 。
(三)看懂残留熔壳并理解其过渡层次
图9
以后你确定捡到的石头是陨石 石陨石的鉴定方法

文章插图
上图是图3的中心部位的放大约8倍图 , 图中看到了三个表面的物象、及其过渡层次:
一是左右下部最明显的黑色斑块面...这就是本石保存得最好的残留熔壳...但已失缺了釉亮的物质;
二是中至下部隐约可见的灰色斑痕...这就是黑斑面被蚀缺后、仍残留的熔壳浅斑;
三是中部大面的约显玻璃态的棕黄色物质面...这就是最接近石体本质的“熔蚀锅巴”层...它位于固体本质与熔浆的交界面 , 这里有最高的摩擦高温...在熔化了摩擦出的粉尘的同时 , 已使更内层的固体变成了已熔蚀、不流动的“熔蚀锅巴”...假如继续飞行 , 这些“熔蚀锅巴”也会被摩擦熔化成浆 。
如果你想更深地理解熔壳的过渡层次 , 请作一块面糊锅巴...就能看懂真熔壳 。
而在左右侧的黑斑面上、粘附着的灰白色物质...这是与“表层熔浆熔结体”类同的地球物质...但却是被表层熔浆完全熔化了的地球易熔物质...这也是地球物质对熔壳的另类滲蚀 。
图10
以后你确定捡到的石头是陨石 石陨石的鉴定方法

文章插图
上图是一部分手感光滑面 , 也就是图1上部右侧、存在着的三处黑斑面的约8倍放大图...其中可见 , 大量的地球物质、被熔壳熔浆熔化混合为一体 , 形成了多色物质并均匀地覆盖在黑熔壳的大部分表面...这不仅展现了地球这个大染缸的染色本事 , 也看到了地球物质参与熔壳熔融的生动场面 。
这也表明 , 地球物质对熔壳的滲染是几乎无所不在的...要找到完美无缺的熔壳、几乎不可能 。
图11
以后你确定捡到的石头是陨石 石陨石的鉴定方法

文章插图
上图是与本石同地发现的另一块石头的一个小磨面...我认为它俩都是相同的灰中显白斑、隐约显绿的玄武岩...由于我已不想破坏本石 , 特发此图供网友了解本石的内质 。
关于它俩是来自哪里的陨石...因已离题 , 就不再表述了 。
......
总之 , 熔壳是很容易被复杂的地球环境滲蚀、以及被地生或人造外皮混淆的...对于后者、以后再述...这就需要我们深透地理解其形成机理、复杂的受滲机制、断面的过渡层次等等...才能在实战中、从遍地都是的“黑又亮”“沙漠漆”等假熔壳中 , 搜巡并识别出残存的、不完美的真熔壳、真陨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