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白瓷贵吗 德化白瓷一般多少钱



在瓷器收藏圈,德化白瓷是个较为小众的旁支 。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官窑瓷器价格急飙、追捧者众的喧嚣行情下,德化白瓷一直淡定自律地恪守着自己的身价,气质平静,像极其温润如玉的莹白色泽 。其实,喜欢它们的收藏家中,外国人比中国人多 。十八世纪的法国人对这种来自东方的纯白瓷器惊为天物,特意为它创造出一个专属名称“Blance de Chine”(中国白) 。今年9月的秋拍会特别安排了一场德化白瓷拍卖专场,明清两代各时期德化白瓷精品佳作20件得以与大众见面 。现场“明德化窑张寿山款观音立像”最后以109.25万元人民币成交(如上面大图) 。这个价格也反映了德化白瓷较为理性的市场定位 。
“中国白”行销西方
瓷器专家一般认为,从历史推断,外国人喜欢德化白瓷,大抵是因为这是他们接触最早的中国瓷器 。西方世界对这种优质中国瓷器一见钟情,“中国白”情结遂代代相传 。物随情贵,在他们眼中,德化白瓷才是最正宗的中国瓷器代表 。
现在看来,德化白瓷能够行销西方,它临海的出产地起了重要作用 。德化窑在今天的福建省德化县,自古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 。据史料记载,当地最早的烧制活动开始于商周,发展于唐五代,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 。宋元时期,得风气之先的泉州又率先开办市舶司,海外贸易兴起,德化窑在此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那时,德化窑出产的大量青白瓷、白瓷销往国际市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产品 。在中国陶瓷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德化窑出品的瓷器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德化白瓷贵吗 德化白瓷一般多少钱

文章插图
元代,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到泉州,在当地看到德化瓷器,他后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生动描绘:“赤桐城(泉州)附近有一别城,名迪云州(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 。”由此可以窥见德化窑当时瓷器生产的兴盛和规模 。
鉴定技巧
德化窑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 。宋元时期所烧青白瓷釉色偏白,主要以刻花、篦划纹装饰 。器物中盒子多见,式样有圆式、八角式和瓜棱式等多种,盖面多印有折枝花卉纹饰 。明代白瓷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 。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迎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被称为“猪油白”、“象牙白” 。清代德化白瓷与明代白瓷的区别是釉层微微泛青,与明代相比釉感较硬 。白瓷产品有爵杯、梅花杯、炉、瓶、壶、碗、洗及瓷塑等 。一般来说,明代以生产供器和瓷塑为主,清代以生产碗、壶等日用器物为主 。德化瓷塑极为著名,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不仅面部刻画细腻,衣纹深而洗练,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这类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记 。德化青花瓷器的特征是青花中有深蓝色的线痕,图案花纹除花卉、山石外,人物故事题材也常见 。
德化白瓷贵吗 德化白瓷一般多少钱

文章插图
明代德化窑的款识
明代德化窑瓷雕作品大量出现,不少瓷雕作品背后都印有作者的姓名款,如“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张翕”、“文荣”、“陈伟”、“陈念山”、“林孝宗”、“林希宗”、”“林子信”、“子信”、“林氏子信”等名款都用印章(有方形、长形、圆形、葫芦形)来表现,其字体有篆书、楷书和行书;有些是用堂号款如“心荣”印章的,还有直接刻上的,如“山人陈伟”、“茴江山人”、“大明成化”、“大明成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大明国天启年制”、“大明年制”等和在葫芦形内篆刻“福建德化制造”、“德化”和方形内篆刻“福建德化”、“福建德邑”等地名款 。此外有些器物已开始有釉下青花书写年款 。如上海博物馆藏的德化窑明天启年间烧制的白瓷瓶,瓶腹上就用青花书写:“时明朝天启肆年岁次甲子秋吉日赛谢” 。明代中叶以后出现,晚期盛行的以画代字的款(如画小兔、秋叶、双鱼、火焰)和其他画款,在德化器物中也普遍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