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奶瓶学问多 警惕八大误区

【宝宝奶瓶学问多 警惕八大误区】

宝宝奶瓶学问多 警惕八大误区

文章插图
奶瓶和奶嘴 , 是宝宝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 奶瓶使用不当 , 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有的新妈妈奶水不多 , 就马上用奶瓶给宝宝喂奶或水 , 有的新妈妈为了省事 , 宝宝长到两三岁后 , 还继续使用奶瓶 。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那么 , 到底怎样使用奶瓶 , 又该什么时候放弃奶瓶呢?
宝宝奶瓶学问多 , 很多使用奶瓶的误区不被新妈妈们了解 , 今天小编来八一八这些误区 。
误区一:让宝宝躺着喝奶瓶
让宝宝躺着喝奶 , 看似舒服的姿势 , 却很容易让宝宝耳朵发炎 。躺着喝奶容易让奶进入咽鼓管 , 引发炎症 。另外长时间躺着喝奶 , 很有可能会发展成“地包天” 。新妈妈们应该尽量抱直宝宝 , 或者采取半直立姿势 。
误区二: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
奶、果汁等含糖物质 , 经发酵可以产生酸性产物 。宝宝长时间含着装有奶汁的奶瓶 , 无疑等于把牙齿长时间浸泡在酸液中 。很容易长出龋齿 , 正确的做法是 , 宝宝一旦睡着 , 妈妈就该马上把奶瓶拿开 。
误区三:让宝宝刚出生就用奶瓶
如果打算母乳喂养 , 刚开始不要使用奶瓶 。使用奶瓶容易造成宝宝乳头混淆 , 干扰宝宝的学习 。等到妈妈要上班时 , 再开始让宝宝适应用奶瓶喝奶 。
误区四:让宝宝吸空奶瓶
吸空奶瓶容易让宝宝吞入大量空气 , 从而引起阵发性肠痉挛和腹痛 。医学上叫做“吞气症” 。还有一些情况也会让宝宝得吞气症 。如宝宝吸吮母亲乳头过急 , 而使母亲乳头的括约肌过度紧张 , 出奶太慢;或乳头太短 , 甚至凹陷 , 使宝宝吸不出奶 。这些都会让宝宝吞入大量空气 。为了预防吞气症 , 除了不让宝宝吸空奶瓶以外 , 每次母乳喂养时间不宜过长 , 20分钟就差不多 , 喂完要帮宝宝拍嗝 。
误区五:只在使用后消毒
宝宝的免疫能力低 , 消毒好的奶瓶在下一次使用之前会孳生细菌 , 所以使用前后都要对奶瓶进行消毒 。为了防范最近流行的手口足病 , 奶瓶的消毒一定要严格把关 。
误区六:积攒几个奶瓶一起清洗消毒
有些妈妈每天使用好几个奶瓶 , 觉得一起清洗消毒比较方便 。但是宝宝的免疫能力比较弱 , 要防治细菌在奶瓶上的孳生 。所以至少要用一个就清洗一个 , 然后积攒洗好的奶瓶一起消毒 。
误区七:忽略奶瓶使用期限
只要不坏就一直用 , 这是不对的 。奶瓶也是有使用期限的 , 特别是塑料奶瓶 , 一般半年左右 。不过鉴于现在塑料奶瓶的危害性较大 , 新妈妈们还是使用玻璃奶瓶更安全 。奶嘴使用期限更短 , 只有3个月 。
误区八:外貌协会
许多妈妈帮宝宝挑一些“五颜六色”的奶瓶 。其实一些奶瓶的涂料是含铅的 , 毒性很大 。所以还是“艰苦朴素”一点 , 对宝宝健康更有好处 。
另外 , 奶嘴属于消耗品 , 长期使用过后 , 会有变硬、变质等情形 , 且在清洗的过程中 , 也有可能使奶嘴变大 , 导致宝宝喝奶时发生呛奶危险 , 因此建议三个月左右更换一次 , 但有破损时 , 则不论时间是否到一定要换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