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鉴定指南 怎么鉴定陨石


陨石鉴定指南 怎么鉴定陨石

文章插图
陨石(meteorite)也称“陨星”,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 。
因为陨石是外太空的来物,陨石确定真假是需要仪器鉴定的,肉眼只有辅助的作用 。大多数陨石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 。陨石大体可分为石质陨石、铁质陨石,石铁混合陨石 。
通过对一些镶嵌砾石的陨石进行观察,使我们了解到小天体在太空中演变时的空间环境是:有大量的小天体围绕着太阳运行,这些小天体的直径大到数十公里、数百公里,小到数十厘米、数厘米的尺度,甚至更小的就像鹅卵石、砂尘颗粒大小 。小天体在运行过程中经常相互撞击,一般来说,尺度在十公分以上的小天体,都要遭到数千颗、数万颗砾石或砂尘颗粒地撞击 。
由于这些小天体是以宇宙速度在太空中运行的,远比枪弹、炮弹的行进速度大得多 。因此,小天体之间相互撞击所产生的撞击力是很大的 。在这种撞击力的作用下,会使小天体之间的撞击面上产生高温高压并使矿物岩石熔融变质而形成熔融体 。这种熔融体的形状千姿百态 。概括地说,遗留在小天体外表的变质熔融体就是小天体的熔壳、熔坑和熔槽 。遗留在小天体内部的变质熔融体就是熔洞壁、熔带 。通过对陨石的观察发现,每次撞击建造出来熔壳的厚度一般在一毫米至十毫米之间 。
当一颗小天体遭到成千上万颗砾石或砂尘颗粒撞击以后,所产生的大量的局部性的小熔融体,就会叠加起来而构成小天体的外壳 。一般地说,撞击力越大,所产生的熔融体也就越大,建造出来的小天体的外壳也就越厚 。通常我们在陨石上见到的小天体的外壳的厚度都在数毫米、数厘米以上 。看一看新疆的大陨铁,那厚厚的外壳就是经历了成千上万颗砾石、砂尘颗粒撞击建造出来的 。
小天体之间相互撞击常常会改变其内部的构造和结构 。例如,会把球粒构造向无球粒构造转变,当然,也可以把无球粒构造向球粒构造转变 。小天体坠落地面即为陨石 。当其经过地球大气层时,与空气产生强烈摩擦,在高压高温作用下,其外表常常会熔融变质,冷却以后,就会在陨石的表面生出一层厚度约为一毫米的熔壳 。
一般来说,同一颗陨石有两种熔壳,一种是在太空中小行星之间相互撞击产生的熔壳,另一种是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熔壳 。
【陨石鉴定指南 怎么鉴定陨石】陨石在高空飞行时,表面温度达到几千度 。在这样的高温下,陨石表面融化成了液体 。后来由于低层比较浓密大气的阻挡,他的速度越来越慢,融化的表面冷却下来,形成一层薄壳叫“熔壳” 。熔壳很薄,一般在1毫米左右,颜色是黑色或棕色的 。在熔壳冷却的过程中,空气流动在陨石表面吹过的痕迹也保留下来,叫“气印” 。气印的样子很像在面团上按出的手指印 。熔壳和气印是陨石表面的主要特征 。若是你看到的石头或铁块的表面有这样一层熔壳或气印,那你可以立刻断定,这是一块陨石 。但是落下来的年代较长的一些陨石,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和雨淋,熔壳脱落了,气印也就不易辨认出来了,但是那也不要紧,还有别的办法来辨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