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情况不能打孩子,4种情况可以( 二 )



12 3
我的“全职爸爸”生涯
魁北克小学的品德教育



来各种成就 。这时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消极、自卑的人格;而且在这一时期进行体罚,孩子能够清楚地记住父母对自己的体罚,在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
进入青春期后,儿童在肢体运动、认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渐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统一的自我 。他们强烈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个体,具有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强烈要求 。如果这时体罚孩子,他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某种报复与逆反心理;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他们会清楚知道父母的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种违反法律的错误行为,因而会对父母产生不良印象,认为他们不遵守法律 。
4种情况下可以打孩子
在中国,父母打孩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采访现在的父母时发现:尽管有少数人不打孩子,但多数还是打的 。如果你认为“不打不成才”,“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等观点是有道理的,如果你经常不能通过积极的鼓励,也不能通过讲道理让孩子遵守规则,那么你可能认为在以下情况下,父母或许可以通过“打”的方式,给孩子以威吓,使其改邪归正 。
1.如果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住孩子时 。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将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
2.当孩子某些作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时 。比如:从家里偷过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很多小男孩喜欢打人欺负比他弱的孩子,并以此为乐 。
3.过于自私、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心中丝毫没有他人的位置 。
有些从小被宠惯了的孩子,从来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不懂得要关心他人,长此以往,进学校后很难与同学相处,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 。对于流露出这种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时帮他们纠正 。
4.父母或老师已多次提醒他有规则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规时,或者犯规后还丝毫不认错,下次还想再犯时,可以打孩子 。简单地说,屡教不改时,可以打他 。
特别提醒:孩子不能乱打笔者虽然主张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残酷、虐待性地责打孩子,或者没头没脑地乱打一气,逮住哪里打哪里,不管是头部还是脸部 。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绝不允许拍打孩子的头、眼睛和耳朵 。在实施体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惩罚,不能倒算帐 。要坚持随错随罚的原则,这样孩子所做的错事就能与惩罚带来的不愉快建立起联结 。这样,他以后再做这些错事时,会立刻想到惩罚带来的不愉快体验 。
2.讲明道理,告诉孩子下次应该怎么做 。惩罚时,要告诉孩子为什么打他 。打只能阻止错误行为再次出现,但它本身不能带来正确行为 。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危害时,才不会再犯 。由于孩子年龄小,即使这次真心说“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应该如何做 。因此,父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他正确的做法 。
而且,还要考虑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给他的建议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