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图16 象山窑址东晋菊瓣纹杯
南朝时期褐彩技法逐渐衰落,划花技法多见,流行刻、剔花技法 。最能代表洪州窑南朝青釉瓷装饰特点的是莲花纹样(图17) 。与佛教信仰有关的莲瓣纹、莲花纹、卷草、忍冬纹成为青釉瓷的主流,常见于莲花尊、碗、盏、盏托、盘口壶外壁和盘内底 。
文章插图
图17 象山窑址南朝青釉莲瓣纹碗
隋代扬弃了褐彩和刻剔花技法,常见划花、刻花、堆塑、模印、镂孔、戳点技法,流行单体戳印技法(图18),终隋一代盛行不衰 。单体戳印是在瓷胎未干时,用瓷质印模在胎体上压印凸凹不平的花纹,然后施釉,入窑烧制,显出釉下的花纹 。戳印的纹样主要有松枝纹、枝叶纹、宝相花纹、圆圈纹、莲子纹、朵花纹、梅朵纹、忍冬纹、莲瓣纹等 。
文章插图
图18 洪州窑隋代青釉印花钵
唐代大体承袭隋代,没有更多创新,仍然为划花、刻花、锥刺、单体戳印技法 。单体戳印纹样有水波纹(图19)、朵花纹、朵梅纹、莲花纹、莲瓣纹、飞鸟纹、宝相花、重圈纹、月华纹等 。
文章插图
图19 寺前山窑址出土唐代褐釉印花盏
晚唐至五代时期,装饰以素面为主,除了划花、戳印、模印技法,褐色彩绘有了新的发展 。褐彩装饰改变以往用点彩为主的技法,出现圆形褐斑(图20)和条形彩装饰,主要装饰在碗、罐的外腹壁 。
文章插图
图20 洪州窑唐代青釉褐斑花口碗
| 装烧工艺 |
装烧是制瓷工艺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装烧工艺涉及窑炉和窑具,洪州窑产品的烧成从东汉晚期至五代南唐时期全部在龙窑窑炉中烧造(图21) 。
文章插图
图21 寺前山窑址唐代龙窑遗迹
器物的装烧各时期使用的方式不一样,装烧技术的不同,直接影响器物的特点,留下不同时代的烧造痕迹,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 。东汉至东晋前期基本相同,主要采用裸烧,将支座置于龙窑窑床上,然后把坯件放在支座上裸露烧造(图22) 。罐、壶、虎子等琢器多是单件置于支座上;碗盘类圆器使用环形、环形三足(图23)、圆形锯齿状间隔具间隔叠烧,每摞4~5件置于支座上,多数器物的内底留有4~8个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的垫烧痕 。
文章插图
图22 港塘清丰河窑址支座
- 洛神赋原文及翻译和鉴赏
- 瓷器古玩保养方法 古董瓷器如何保养
- 如何配合分娩
- 如何给小宝宝换尿布
- 牛胃怎么清洗与处理 牛胃如何清洗与处理
- 学会吃肉很关键。如何吃好肉
- 日本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具有人情味
- 产后新妈妈如何选择内衣
-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父母和老师请记住要这么做
- 手足口病患者如何进行科学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