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干预矮小宝宝

你可知道宝宝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值内?你可知道宝宝从出生后到青春期每年应该生长多少才算正常吗?排除一系列因素后 , 我们平时该怎样照顾宝宝 , 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呢?就让下文来作答吧 。
每位家长对宝宝的身高总是非常关心 , 希望宝宝长得高长得壮 , 但是作为人群而言 , 高矮是平衡的 , 所有的身高标准都是以一个正常人群为依据制订的 , 平均身高就意味着一半人的身高比它高 , 一半人的身高比它低 , 不可以强求 。
我们把正常人群中调查的身高数据按百分位数法统计 , 低于第三百分位数者称为身高偏矮 。在这些偏矮的人群中 , 有报道表明 , 只有1%属于生长激素缺乏或可以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矮小;其余在排除一系列矮小原因后 , 被诊断为“特发性矮小(ISS)” , 即原因不明 , 包括家族性矮小和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者 , 占了80%以上 。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 , 医生十分重视这部分宝宝的身高 , 以期早期发现异常宝宝、早期治疗 。
监测的项目
所有宝宝出生后满28天 , 就要到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 接受生长发育指导 。
【及早干预矮小宝宝】有关身高的项目主要有对身高进行评估、计算身高生长速度 。
一般而言 , 生长速度正常的宝宝 , 在1岁以内全年身高将增长24~25厘米 , 1~2岁要增长10~12厘米 , 2岁以后到青春发育前期 , 每年则增长5~8厘米 。
而生长速度较慢则是从年身高增长速度来看的 , 即0~2岁低于上述正常速率的70% , 2岁以后至青春发育前期 , 每年的增长速度低于4厘米 。
儿童测量身高后 , 由保健人员对照《上海市0~6岁儿童标准身高参考值》比较 , 按年龄来看身高是小于P3值的 , 则初步判断身高偏矮 , 但并非有疾病 , 因为正常人群中就有3%的儿童低于该标准 。(备注:所谓“小于P3”的身高值 , 是指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儿童人群中 , 有97%的人比它高 , 3%的人比它低 。)
矮小的常见特征与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身高偏矮 , 长不高的现象呢?其实这与青春期、遗传、疾病都有关系 。
1、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
这种状况男孩较女孩多见 , 也就是说出生时身高很正常的 , 1~2岁时生长速度减慢 , 约3岁后生长速度又正常了 。身高龄与骨龄落后于正常2~3年 , 青春发育落后2年以上 , 男孩可迟至16~18岁 , 女孩可迟至14~16岁 , 身高常要到20岁左右才达到正常 , 但经常呈正常低值 , 这是有遗传倾向的 , 不需要特殊的处理 , 宜随访生长速度 。某些患儿在应用生长激素后生长速度加快 , 说明有轻度垂体功能减退 , 但对最终的身高增长并没有什么帮助 。
2、家族性身矮
孩子本人的生长速度正常 , 骨龄也正常 , 矮小情况不严重 , 也无青春发育的延迟 , 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 , 这属于家族遗传性身矮 。
3、低出生体重儿生长缓慢
这类孩子出生足月但体重小于2500克 , 又称足月小样儿 , 无家族矮小史 , 也没有内分泌异常的情况 , 生长速度在正常低值范围内 , 骨龄正常或落后 。他们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正常 , 但有生长激素分泌节律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