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预言家”:你所说的话,在孩子身上很容易应验,别不信( 二 )


父母都是“预言家”:你所说的话,在孩子身上很容易应验,别不信
文章图片
03如何成为一个好的“预言家”?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按时 , 是人类最简单、最经典的条件反射 。
这点 , 在孩子身上尤其好用 。
因此 , 作为父母的我们 , 想要成为一个“好的预言家” , 那自然要给孩子正面 , 并且有效的引导 。
正面 , 可以理解 , 说好的 , 摒弃负能量 。
有效 ,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也很简单 , 让孩子感受到并且去相信正面预言 , 而不是敷衍 。
将预言“细节化”
你是如何表扬孩子的 , 是不是会说:“哇 , 你真棒!”
符合“正面”的特点 , 也会让孩子开心 , 但是这样的表扬 , 却是有“机会”的 , 只有前面有用 , 后面 , 孩子一直听到这样的表扬 , 就会习以为常 。
父母都是“预言家”:你所说的话,在孩子身上很容易应验,别不信
文章图片
但 , 如果将表扬、夸张等“细节化” , 那效果就大大不同了 。
比如开心果在刚上幼儿园那会儿 , 也哭过 。
一开始 , 开心果问:“妈妈 , 我是不是不棒了 。 ”果妈知道 , 她是受到幼儿园门口家长的影响 , 那些孩子哭 , 有的家长在责骂孩子 。
果妈说:“妈妈觉得你很棒啊!你觉得自己哪里不棒呢?”
开心果说:“我去幼儿园 , 又哭了 。 ”
果妈安慰:“妈妈知道呀 , 你只是想妈妈了而已 , 而且 , 你也很棒啊 , 昨天老师说你哭了10分钟 , 刚刚老师发我信息 , 说你只哭了5分钟 , 时间减少很多耶 , 说明你在幼儿园适应的更好了 , 你进步了!说不定明天你就不会掉金豆豆了 。 ”
父母都是“预言家”:你所说的话,在孩子身上很容易应验,别不信
文章图片
这句话传递给孩子3个层面的正面能量:
第一 , 想妈妈而哭 , 不丢人 , 没关系;
第二 , 你哭的时间减少了 , 你进步了 , 你很棒!
第三:你在适应幼儿园 , 你会适应得越来越好 。
开心果最终也就哭了3天 。
细节化的预言 , 能够让孩子正面自己“不足”的地方 , 加强、保留自己原本的优点 , 然后变得更优秀 。
将预言“可操作化”
上文中 , 果妈提到了北大学霸沈艺岚 , 不要小瞧她父母对她的激励 。 她父母不只是安抚她 , 预言她未来一定会进步 , 她的父母还直指问题所在 , 那就是沈艺岚的学习 , 到底是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
父母都是“预言家”:你所说的话,在孩子身上很容易应验,别不信
文章图片
面对困难、挫折 , 方法要“可操作化” , 在孩子成长之后 ,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 , 才会更静的下心来找问题、想办法 , 而不是一味地依赖父母 。
对于小一些的孩子来说 , 家长可以给到孩子直接可行的操作方式 。
比如 , 孩子看完书 , 家里到处都是书 , 乱七八糟的 。 你一定不要说:“你怎么又把书对的乱七八糟!”
没有养成收拾习惯的孩子 , 家长可以这么和孩子说:“宝宝 , 书也要回家了 , 我们快将它们先归类 , 然后把它们放回原处吧!这样书回家了 , 你也是个爱整洁的宝宝啦!”
大一些的孩子 , 家长可以和孩子说:“妈妈相信你是一个爱干净、爱整洁的孩子 , 所以可以将书放回原处吗?”
这个过程中 , 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整理 。
告诉或者引导孩子 , 下一步该怎么做 , 远比去批评孩子事情没做好 , 要管用得多 。
果妈寄语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 , 父母 , 就是孩子最大的支持者、引领者 。
如果作为父母的我们 , 都不相信孩子 , 那又如何让孩子去相信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