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 银元机制币是什么意思

在十九世纪末期,大清的国力越来越积弱,各个列强在入侵中国的同时,无一都在干着搜刮中国经济财富的勾当 。当时的中国、尤其是通商口岸的沿海地区,民间已经开始流通近代的机制币 。
所谓机制币,就是近代工业革命后,使得以前只能通过人工捶打制作的钱币,可以通过机器大规模的制造,机器制造的钱币就是机制币,手工捶打的钱币为打制币 。机制币出现在中国后,被我们俗称为银元或大洋,只不过一开始的大洋都是外国列强输入到中国的,这些外国银元比较典型的有:墨西哥鹰洋、法国坐洋、英国站洋、日本龙洋等等 。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 银元机制币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墨西哥鹰洋
现在我们都知道货币战争,能了解到强势一方的货币是可以掠夺另外一方的经济财富的 。而在当时的大清,还真有人能认识到这点,他们隐约觉得外国的银币在中国流通对于本国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这就是当时的洋务派 。
光绪十三年正月,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有见于此,于是上奏朝廷,提议在广东率先设立钱局,引进外国的机械设备,用机器铸造本国的银币,抵制外国银币垄断我国内之流通 。不过大清高层的运转效率太慢了,两年后也就是光绪十五年,清廷才批准,广东钱局正式成立 。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 银元机制币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广东钱局
当时造币所需的机器设备,全部需要从外国进口,模具也要外国雕刻师制作,好不容易等到进口的机械设备、模具都到位了,可以开铸钱币了,这时钱币样式的审批又出现了问题,倒腾了3版设计后,终于通过了老佛爷这边的审批,开始铸造“光绪元宝”,从此我国才正式进入机器铸币时代,不过这时候张之洞已经调任湖广总督了 。
光绪元宝分银币和铜币,我们今天只说银币 。光绪元宝银币从1889年(光绪十五年、己丑年)开始铸造,一直到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年)光绪帝驾崩 。以广东为先,湖北跟进,之后全国效仿,共有十七个省局铸造过(这与光绪元宝铜币有差异,需要注意):
1、造币总厂;2、广东;3、湖北;4、北洋;5、江南;6、安徽;7、奉天/东三省;8、吉林;9、黑龙江;10、四川;11、浙江;12、福建;13、台湾;14、京局;15、湖南;16、云南;17、陕西;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 银元机制币是什么意思】光绪元宝银币,通常为五种面值:库平七钱二分(一圆)、库平三钱六分(半圆)、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二角)、库平七分二厘(一角)、库平三分六厘(五分) 。另外国内还有一种表示方法,比如7.2就是七钱二分,1.44就是一钱四分四厘,说江南1.44其实就是指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一钱四分四厘银币 。
其中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为主币,即一圆,其成色为含银96%~97%,剩余辅币成色递减,最小到82%左右 。
另外,“库平”这个词,是指清政府收征租税,出纳银两所用衡量标准,订立于康熙年间,库平两为37.301克,库平七钱二分则理论为一两的72%,也就是26.86克,在实际铸造光绪元宝时,一般为26.7克或26.5克 。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 银元机制币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1890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反版铜样币
广东省是最早开始铸造光绪元宝银币的,前面也提到了,他们折腾了3版,所以广东省造光绪元宝有:七三反版、七二反版、七二正版3个版别 。反版/正版的区别就是银币上的英文是在龙面、还是在“光绪元宝”字面,在“光绪元宝”字面的为反版,当时这个版没通过审批,就是老佛爷那边觉得外国人的洋字码包围我大清朝光绪年号,甚为不吉利 。当然还有一说是英文和“光绪元宝”的汉字在一面,在设计上十分混乱,建议汉字全放在一个面,英文和龙放在一个面,这样一面只有汉字、一面只有英文,确实这样看起来舒服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