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 三 )


1复合物 。
一般认为,单独的因子Ⅶ或组织因子均无促凝活性 。但因子Ⅶ与组织因子结合会很快被活化的因子Ⅹ激活为Ⅶa,从而形成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后者比Ⅶa单独激活因子Ⅹ增强16000倍 。外源性凝血所需的时间短,反应迅速 。外源性凝血途径主要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调节 。TFPI是存在于正常人血浆及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 。
它通过与因子Ⅹa或因子Ⅶa-组织因子-因子Ⅹa结合形成复合物来抑制因子Ⅹa或因子Ⅶa-组织因子的活性 。另外,研究表明,内源凝血和外源凝血途径可以相互活化 。
3.凝血的共同途径
从因子X被激活至纤维蛋白形成,是内源、外源凝血的共同凝血途径 。主要包括凝血酶生成和纤维蛋白形成两个阶段 。
(1) 凝血酶的生成:即因子Ⅹa、因子Ⅴa在钙离子和磷脂膜的存在下组成凝血酶原复合物,即凝血活酶,将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
(2) 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原被凝血酶酶解为纤维蛋白单体,并交联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纤维蛋白单体的生成,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纤维蛋白的交联 。纤维蛋白原含有三对多肽链,其中纤维蛋白肽A(FPA)和B(FPB)带较多负电荷,凝血酶将带负电荷多的纤维蛋白肽A和肽B水解后除去,转变成纤维蛋白单体 。
从纤维蛋白分子中释放出的FPA和FPB可以反映凝血酶的活化程度,因此FPA和FPB的浓度测定也可用于临床高凝状态的预测 。纤维蛋白单体生成后,即以非共价键结合,形成能溶于尿素或氯醋酸中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又称为可溶性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生成后,可促使凝血酶对因子ⅩⅢ的激活,在ⅩⅢa 与钙离子的参与下,相邻的纤维蛋白发生快速共价交联,形成不溶的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 。
纤维蛋白与凝血酶有高亲和力,因此纤维蛋白生成后即能吸附凝血酶,这样不仅有助于局部血凝块的形成,而且可以避免凝血酶向循环中扩散 。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1.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2.在凝血酶原激活物作用下,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
3.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
4.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血液凝固,就是指血液从液体状态转变成固体状态的过程 。血液凝固是人体生理止血的重要功能之一,如果血液凝固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流血不止的情况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有两部分,一是内源性的凝血途径,二是外源性的凝血途径 。
这两种凝血途径,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凝血因子的激活而逐步实现的,最终形成纤维蛋白原血凝块,达到血液凝固的目的,也达到止血的目的 。在临床上,通常通过检查凝血四项了解人体的凝血功能 。
如果凝血功能出现了问题,在手术时就会出现术中出血不止或者术后不容易止血的情况,所以患者在手术前都要检查血液凝固的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血液凝固功能不正常,必须纠正以后才能够进行手术治疗 。
从因子X被激活至纤维蛋白形成,是内源、外源凝血的共同凝血途径 。主要包括凝血酶生成和纤维蛋白形成两个阶段 。
(1) 凝血酶的生成:即因子Ⅹa、因子Ⅴa在钙离子和磷脂膜的存在下组成凝血酶原复合物,即凝血活酶,将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
(2) 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原被凝血酶酶解为纤维蛋白单体,并交联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纤维蛋白单体的生成,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纤维蛋白的交联 。纤维蛋白原含有三对多肽链,其中纤维蛋白肽A(FPA)和B(FPB)带较多负电荷,凝血酶将带负电荷多的纤维蛋白肽A和肽B水解后除去,转变成纤维蛋白单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