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又神秘的夜明珠 夜明珠真假鉴定方法

夜明珠简介
什么是夜明珠?
夜明珠是一种稀有的宝石,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 。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夜明珠是指荧光石、夜光石 。
它是地球大地内的一些发光物质经过了几千万年,由最初的火山岩浆喷发,到后来的地质运动,集聚于矿石中而成,含有这些发光稀有元素的石头,经过加工,就是人们所说的夜明珠,常有黄绿、浅蓝、橙红等颜色,把荧光石放到白色荧光灯下照一照,它就会发出美丽的荧光,这种发光性明显的表现为昼弱夜强 。此外,部分工艺品也利用萤石的特征制作一些冠以“夜明珠”名称的饰品 。
只有在黑暗中,人眼能明视的、天然的、能自行发光的珠宝才能被称为“夜明珠” 。

美丽又神秘的夜明珠 夜明珠真假鉴定方法

文章插图
夜明珠的分类
如何给夜明珠分类?
1.按材质分
“夜明珠”按照基体材质的不同可分两大类 。
1.动植物性“夜明珠”:动物界有夜光者如著名的萤火虫,人人皆知 。唐代苏颚《杜阳杂编》记唐代宗宝历元年,南昌国献“夜明犀” 。植物界有夜光者很多,如《本草纲目》记载灵芝中的“木威喜芝”、“参成芝”、“七明九光芝”都发荧光 。
2.矿物宝石类夜明珠:从固体物理学角度矿物性“夜明珠”的基体材料都是无机盐类晶体中的激活晶态磷光体 。
所谓激活晶态磷光体是指由于晶体晶格点阵畸变而获得“发光”本领的晶体,而这种畸变,又多半是由于基质内含某些重金属杂质(激活剂)所引起的 。例如ZnS中含少量的Cu就能发出黄绿色磷光,此ZnS称为基质,Cu称为激活剂 。
2.按磷光体
由于激活晶态磷光体中激活剂的不同可将激活晶态磷光体也就是“夜明珠”分两类:
稀土夜明珠
1、永久发光的夜明珠: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能量进行激发,而是靠自身含有激活剂,如14C.3H. 147Pm.226Ra.232Th.等放射性同位素,能自身激发而发光的 。
2、长余辉蓄光型夜明珠:磷光体中的激活剂没有放射性,必须靠外界的日光、紫外线等光源激发后才能发光的 。今常用的磷光体不下百种,它们的化学成分除了碱金属卤化物外,都是二价金属(Ca、Sr、Ba、Cd、Mg、Zn)的化合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硅酸盐,铝酸盐,钨酸盐,磷酸盐和卤素磷酸盐类 。
其中,硅酸盐和铝酸盐类稀土蓄光性夜明珠由于采用新型稀土发光材料为主要原料,无毒无害无辐射,环保健康,已经得到较多应用,比如人造硼铝酸锶夜明珠、稀土夜光弹力球(寻龙珠)等 。
天然夜明珠是极稀有和罕见的,我们鉴定它的真伪,除了用宝玉石方面的检测仪器科学进行鉴别外,还可以根据它具备的许多特性进行识别 。
如何鉴别夜明珠
如何区分天然夜明珠和人造夜明珠?
天然夜明珠
(1) 须经光照15分钟,能在数十个小时内连续发光的浅灰色萤石 ;
(2) 具有磷光现象,既能产生夜明珠准效应者;
(3)颜色美丽,半透明,无须任何光照,即永久主动发光,并且发光能量较大;
(4) 一定要把萤石的萤光和磷光区分开来,磷光现象是在外加光源作用,去掉后还能保持一定的发光时间;
(5)观察它的发光长度、均匀度,及半衰期,余辉长短 。
美丽又神秘的夜明珠 夜明珠真假鉴定方法

文章插图
人造夜明珠
(1)在自身不发光的萤石裂隙中填充萤光粉,仅局部或线条状发光;
(2) 发光部位通过光照后,时间短瞬即逝;
(3)填充发光物,破绽楚楚,有明显的痕迹,肉眼观看,比较容易识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