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读懂珍珠 珍珠有核和无核的区别

提起珍珠 , 很多朋友都能说出珍珠的一些特点 , 比如说产自蚌壳啊 , 分为海水淡水珍珠啊...尤其是关注我们“诸暨赛臻珠”的朋友 , 对于珍珠就更是如数家珍 。但是你知道哪些珍珠是有核的 , 哪些是没核的吗?“什么?珍珠还分有核没核啊!”这是很多第一次知道有核珍珠的人的反应 ,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科普下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的区别 。

三分钟读懂珍珠 珍珠有核和无核的区别

文章插图
无核珍珠就是人工用蚌的细胞膜移殖 , 从里到外都是珍珠层 , 生长期为4-5年 , 一个蚌壳可产多颗珍珠 。一般来讲 , 无核珍珠大部分是淡水珍珠 。
三分钟读懂珍珠 珍珠有核和无核的区别

文章插图
有核珍珠一般是海水珍珠  , 但是一部分淡水珍珠也是有核珍珠 , 被称为爱迪生珍珠 , 它是中国浙江一家珍珠企业最近几年研制成功的一种新的珍珠品种 。有核珍珠外面包有珍珠层 , 中间是珠核 , 生长期为2-3年 , 由海洋贝类分泌的珍珠质 , 在人工植入的核表面裹上一层珍珠层而形成 。一般一个蚌壳只能产出一颗珍珠 。
三分钟读懂珍珠 珍珠有核和无核的区别

文章插图
优质的海水珍珠基本是由正圆人工珠核经母贝自然分泌珍珠质包裹形成的 , 部分母贝生长不好的情况下 , 会形成些带尾巴的珍珠 。海水珍珠的形状基本是其种植时的珠核形状 , 珠核大部分为圆形 , 也有半圆形的如马贝珠(mabe pearl) , 只有全天然野生海水珍珠才是无核的 , 而且长成正圆形的全天然野生海水珍珠非常的的稀有 , 市面上几乎是无法见到的 , 即使有 , 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消费的起的!
有核珍珠还有另一种情况 , 就是当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砂粒、微生物等)侵入的刺激 , 受刺激处的表皮细胞以异物为核 , 陷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 , 陷入的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 , 珍珠囊细胞分泌珍珠质 , 层复一层把核包被起来即成珍珠 。这种以异物为核的珍珠 , 也称为“有核珍珠” 。
有核珍珠与无核珍珠的差别
1、光泽:
海水珍珠的珍珠质密度比淡水珍珠要大 , 所以珍珠光泽好 , 镜面感强;
2、珍珠层厚度:
常规无核珍珠是由100%的珍珠质构成 , 所以珍珠层要比有核海水珍珠层厚;国际规定 , 海水珍珠的珍珠质必须达到0.3mm才可以出售;
3、形状:
无核淡水珍珠没有外物支撑出它的形状 , 很难形成正圆形 , 因而同为正圆外形 , 有核珍珠普遍都比无核淡水珍珠更精圆 , 而淡水珍珠的形状则更多样化;
4、大小:
无核珍珠在母贝里自然生长 , 所以其颗粒大小无法人工控制 , 也许是1毫米大也有可能是7毫米大 , 或者因养殖的自然环境以及年限增长而产生更大的直径;而有核珍珠几乎每个母贝种出来最小不会低于其珠核的直径 。淡水珍珠的大小从1mm到18mm不等 , 海水珍珠的大小则是从6mm到18mm不等 , 大于12毫米的极品正圆无暇淡水珍珠几乎难得一觅 , 而12毫米左右的正圆有核珍珠则常见得多;
5、色彩:
淡水珍珠几乎囊括了所有珍珠的颜色 , 只是部分颜色极其稀少 , 比如孔雀绿也就是俗称的黑珍珠 , 市面上所见的黑色淡水珍珠项链基本上是通过染色产生的 , 如紫色粉色等天然的颜色 , 海水珍珠是没有的 , 但是孔雀绿(黑色)却是属于海水珍珠的大溪地珍珠特有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