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自闭症“差”在哪儿 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患自闭症“差”在哪儿 家长应该怎么做】自闭症的发病率这几年来逐渐提高 ,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对自闭症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 但是人们对自闭症的了解是比较少的 , 而且认识是不全面的 ,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家长们对自闭症的一些认识误区都有什么?
儿童自闭症所特有的表现
(1)表现语言障碍:大多数的自闭儿童都表现得言语很少 , 最严重的甚至可能终身都不言语 , 能够说话也宁愿用手势的方式表达出来 , 只能够机械似的模仿别人的言语 , 而且常常的分不清你我、是不是等简单的词意 。
(2)学习和模仿的能力不佳:学习与模仿是孩子成长的不可缺少的能力 , 说话就是通过孩子在小的时候慢慢听父母等人说话而学来的 , 能够运用无声的肢体语言或者手势表情等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但是自闭症患者的学习与模仿能力十分不好 , 对成长很不利 。
(3)兴趣爱好狭窄:患有自闭症的患者行为刻板 , 对环境的要求很严格 , 不允许有意思的改变 , 他们通常会很长时间的注重于某种游戏 , 总是重复一些固定的动作 , 甚至还有自残的行为;存在感觉异常的问题 , 比方说对某些图像、声音有着特别的喜欢或者恐惧 , 痛觉反应迟钝等 。
(4)社会上交流障碍:这也是自闭患者所面临的重大的问题 , 对周围的十五感觉漠不关心 , 不能体会别人的感受和情绪 , 也不能正确的将自己的情绪感受表达出来;他们存在思维盲区 , 就像是在他们脑海中的东西也一样存在别人 的脑海中 , 相互没有什么区别 , 认为自己的感觉就是别人的感觉 , 但是却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感情 。
儿童患上自闭症怎么办?
情商即社会适应的综合能力 。孩子仅仅学习成绩优良是不够的 , 还须懂得接受别人并让人接受自己 , 这也是爱的基本涵义 。在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同时 , 要教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情和情感 。
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而且有意让孩子碰碰钉子 , 尝尝苦头 。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力 。
集体活动包括邻居小朋友相邀的游戏、做作业;包括学校、班级统一组织的文体活动;包括祝贺同学生日、欢送老师等等 。从集体活动中体验友谊、智慧与温暖 。城市的孩子 , 不仅应允许孩子走下高楼、走出家门 , 也应允许孩子把小朋友请进家门 。为孩子提供交朋友的机会 , 教给他(她)交朋友的艺术、方法与技巧 。
家长对自闭症莫有四个误区
一是不接受事实 。
二是有病乱投医 。往往道听途说 , 带着孩子到处奔走 , 一个机构不行再换一个机构 , 一个方法无效再换一个方法试 , 结果耽误了儿童的最佳训练期 。
三是急于求成 。自闭症儿童需要终身干预 , 教育康复是一个特别漫长又艰苦的过程 。
一些家长完全依赖机构 , 把孩子放在那里不管 。
四是不注重塑造孩子的行为或技能 。有些家长自己训练孩子 , 由于知识欠缺、时间难以保障 , 效果甚微 。也有“一对一”请家教的 , 孩子“进步”很快 。
谁知一送学校 , 就发现孩子不和任何人交流 。孩子只听从家教老师 , 换了人就不行 。只运用条件反射原理而不注重孩子能力以及塑造出来的行为或技能 , 会因长时间没有得到强化而逐渐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