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比耳朵教案( 二 )


幼:参加比赛的有……
5、师:小动物都到齐了,它们太兴奋了 。个个都竖起了耳朵,小朋友们现在都是评委了,我当裁判,评委们可要坐直了,今天的比赛一共有三项,第一项比赛是“谁的耳朵长?”你们能像我一样报报比赛的项目吗?(引导幼儿学说:谁的耳朵长/短/看不见?)
6、这三个项目比赛的冠军已经产生了,是哪些小动物获得呢?接下来,老师来报项目,小朋友来宣布结果 。(引导幼儿学说儿歌的第二部分:兔子的耳朵长 。松鼠的耳朵短 。公鸡的耳朵看不见 。)
7、比赛结束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比耳朵的这场比赛中藏了一首好听的儿歌 。小朋友们想不想听呀?
8、师朗诵儿歌 。
9、女孩拍手问,男孩做相应动物的动作来回答 。
10、小游戏:《谁的反应快》
(1)为幼儿分发头饰,播放音乐 。
(2)组织游戏:游戏幼儿站成一排,一名幼儿问,戴相应头饰的幼儿必须做着动物的样子向前跳一步回答,并接着问,游戏如此反复,说错者出局,反应慢者出局 。
三、迁移经验,学习创编 。
1、以上是儿歌中提到的几种动物的耳朵,你还见过哪些动物的耳朵,比如猫、猴子、大象的耳朵长什么样?你能学着刚才我们学的这首儿歌的样子自已编一编吗?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仿编 。
3、组织幼儿交流自己仿编的儿歌 。
4、延伸: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其它动物的耳朵长什么样,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一起编成儿歌,明天说给老师听,好吗?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就在刚才呀,老虎大王告诉我,比耳朵的颁奖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参加,分享小动物的快乐,大家想不想去呀?好了,让我们一起听着歌,学着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一起去参加吧!
活动反思:
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 。中班幼儿对模仿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无论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会表现出莫大的关心和好奇 。同时《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那么如何为幼儿创设积极的语言表达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无压力地轻松地学习语言,迁移语言经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呢?于是,我结合本园 “354游戏教学模式”组织了一堂中班语言活动 。
在活动中,我惊奇地发现孩子们对这次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也较好地完成了我预期的活动目标 。不过,也引起了我的一些反思:
活动设计与执教过程中的可取之处是:
1、能够较好地为幼儿创设积极的语言环境 。在活动中,切合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比”的游戏来组织活动,为幼儿创设老虎大王想邀请小朋友为森林王国举行的比耳朵比赛当评委的情境,孩子们欣喜万分,跃跃欲试,自然而然进入了活动 。
2、能够较为成功地引导幼儿迁移语言经验,创编儿歌 。
在第三环节“迁移经验,创编儿歌”时,我为幼儿提供素材,请孩子们来根据自己儿歌学习环节中获得语言经验来创编儿歌时,整个教室都沸腾了,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举手想说自已创编的儿歌 。
我请一位幼儿上来说“谁的耳朵_?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争着说出下半句:_的耳朵_ 。这样既让幼儿进一步巩固了对重点句式的掌握,又迁移了幼儿的语言经验,自主创编儿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
3、整个活动教师注意难易适度、层次清晰 。上课伊始,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比耳朵的活动中,接着我又通过模拟比耳朵比赛现场,让幼儿通过报比赛选手,报比赛项目,宣布比赛结果等环节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熟悉语言,学习儿歌 。紧接着我又通过小游戏——谁的反应快,帮助幼儿巩固儿歌内容,获得语言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