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比耳朵教案


附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比耳朵教案

文章插图
中班语言活动比耳朵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理念,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比较不同动物的耳朵特征,对问答式的儿歌感兴趣,并能尝试仿编儿歌,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比耳朵教案吧 。
设计理念: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要以活动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习语言 。中班幼儿对模仿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无论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会表现出莫大的关心和好奇 。同时《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
因此,在本节活动课的设计上,我以游戏作为本节活动的主线,努力为幼儿创设积极的语言表达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无压力地轻松地学习语言,迁移语言经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本节语言活动的设计上,主要通过老虎大王邀请小朋友为森林王国举行的比耳朵比赛当评委的情景,帮助幼儿学习儿歌,再引导幼儿完整朗诵儿歌,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师生问答,一人问其他人答,女生拍手问男生做动作回答)让幼儿感受问答式儿歌的趣味性 。
然后通过小游戏《看谁反应快》,帮助幼儿巩固儿歌内容,活动进行到这里,幼儿已对问答式的儿歌有了一定的兴趣,肯定萌发了自已创编儿歌的想法,这时为幼儿提供图片,迁移幼儿学习经验,学习创编儿歌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比较不同动物的耳朵特征 。
2、对问答式的儿歌感兴趣,并能尝试仿编儿歌 。
3、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爱心和好奇心,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力 。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
重点难点:
对问答式的儿歌感兴趣,并能尝试仿编儿歌 。
活动准备:
1、兔子、松鼠、公鸡头饰
2、《比耳朵》相关课件
3、儿童歌曲《谁的耳朵长》、钢琴曲《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活动:
1、老师和幼儿互相问好 。
2、师和幼儿一起唱《对歌》
3、师: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中都有哪几种小动物,它们都是谁?(幼儿回答)
(2)唱的都是小动物的什么呀?(耳朵)
(3)耳朵有什么用呢?试着说说看 。(幼儿自由交流)
4、(教师故作神秘)小朋友,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你们听没听见有谁在说话?噢,原来是老虎大王 。(出示老虎手偶)
我们一起向老虎大王问声好吧!(组织幼儿问好)老虎大王来到我们班干什么来了?哦,原来今天呀,森林王国里要举行一场比耳朵的比赛,它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当评委,大家愿意吗?(愿意)
二、模拟比赛,学习儿歌
1、我说你猜,认识参赛动物
(1)耳朵长,尾巴短,爱吃萝卜和青菜 。——兔子
(2)树上跳,吃松果,睡觉尾巴当被子 。——松鼠
(3)头戴大红帽,身穿花外衣,每天喔喔啼,催我早早起 。
——公鸡
2、说耳朵,知特征 。(播放课件,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语言说说这三种动物耳朵的样子)
3、师:小动物们的耳朵大不一样,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小动物们闪亮登场 。(播放课件)
4、今天小动物们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谁来试一试当一名“小播音员”,响亮地把参赛选手的名字报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