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情况禁止乙肝母乳喂养

 我们都知道乙肝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患有乙肝的妈妈在哺乳孩子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传染 。一直以来,乙肝妈妈能否母乳喂养依旧是社会上争论不断的议题 。相信很多乙肝妈妈都不是很清楚自己是否能母乳喂养,母婴专家指出,4种情况禁止乙肝母乳喂养 。
什么情况下可进行母乳喂养?
在正常给孩子进行了乙肝免疫,并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之后就可以喂奶 。这一论断是经过临床医生多年经验总结得出,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 。这是因为乙肝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是通过母亲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等感染 。因此,我们要求在孩子出生时,就立即给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而且要越早越好 。因为乙肝免疫球蛋白就是乙肝病毒抗体,注射到婴儿体内后,如果婴儿被感染,抗体就能中和病毒,立即起到保护作用 。
4种情况下禁止母乳喂养
专 家表示,影响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首先是自身因素,包括母血、乳汁乙肝病毒高滴度、胎盘感染等,其次是临床干预因素,包括产前HBIG和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产时分娩方式、产后的喂养方式等 。乙肝妈妈要慎重选择产后喂养方式,防止HBV母婴垂直传播 。
乙肝妈妈分娩后,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最好不要进行母乳喂养: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孕妇,多数不建议母乳喂养;婴儿口腔、肠道粘膜有破损,母乳喂养有可能通过乳汁感染婴儿;母亲乳头有破损出血,比如乳头皲裂(乳头皲裂常在哺乳的第1周发生,初产妇多于经产妇);母亲若为“大三阳”,乳汁风险非常高,尤其是初乳;乙肝DNA阳性时,病毒复制活跃,就不应该母乳喂养 。
“三项指标”助乙肝妈妈确定喂养方式
目前,临床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三项“指标”,综合确定乙肝妈妈的喂养方式 。
指标一,新生儿有没有进行乙肝主、被动免疫 。目前,我国乙肝主、被动联合免疫的预防效果比较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 。进行主、被动免疫的新生儿,犹如拥有一层“保护膜” 。
指标二,母亲初乳的HBV-DNA(乙肝病毒基因)含量 。乳汁病毒含量与母血HBV阳性率呈高度相关,而且初乳的HBV-DNA阳性率较高 。汤小湄指出,初乳HBV-DNA阳性的产妇,喂初乳的传播风险可能较高 。
指标三,新生儿的乙肝表面抗体(HBsAb) 。汤小湄建议,抽新生儿的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如果婴儿的HBsAb为阳性,乙肝妈妈进行母乳喂养相对比较安全 。
经过“三项指标”的检测,如果新生儿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并接受了主、被动联合免疫,母亲乳汁尤其初乳的HBV-DNA为阴性,乙肝妈妈母乳喂养是较为安全的 。
【4种情况禁止乙肝母乳喂养】以上就是4种情况禁止乙肝母乳喂养的介绍,所以如果你存在以上四种情况的话,那么建议你尽量避免母乳喂养 。因此,乙肝妈妈们只要掌握好喂养的时机,并做好乙肝预防的相关措施,争取做到三项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