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药物增高影响宝宝发育

【滥用药物增高影响宝宝发育】
近年来 ,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 儿童因生长素缺乏而矮小的难题终于迎来了曙光 。然而临床发现 , 部分孩子在接受基因重组人造生长素治疗后 , 明显增高了 , 可部分孩子的身高却仍然停滞不前 , 还有部分前两年快速增高 , 随后明显长高速度减缓……对此 , 专家解释:治疗矮小症年龄是重点、骨龄判断则是关键 。“如果诊断不明确就滥用药物增高 , 反而会使孩子骨龄增加 , 过早停止发育 。”专家表示 。
判断骨龄对治疗至关重要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区儿科内分泌科梁立阳副教授告诉采访人员 , 人造生长素正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治疗儿童矮小疾病 , 然而其临床效果好坏 , 取决于开始治疗的年龄、骨龄以及营养供给等因素 。“决定一个矮小儿童是否能够使用生长素进行干预治疗 , 过程非常复杂 , 必须很慎重 。”她解释 , 首先要由少儿内分泌专科医务人员对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和骨龄测定 , 利用骨龄推断 , 明确反映其身体生长发育状态 。
“判断骨龄主要利用X光片 , 一般以手腕部最为理想 , 因为这里集中了大量的长骨、短骨和圆骨 , 可以详细反映全身骨骼生长和成熟状况 , 而且投照方法简便 , 对人体的损害也最小 。”她表示 , 骨龄在矮小身材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中至关重要 , 它直接指导着医生的用药和治疗 。“有时光测骨龄还不够 , 还要进行必要的内分泌功能检测 , 个别患儿还需进行遗传学分析和影像学(B超、CT、MRI)检查 。”
梁立阳表示 , 必须明确导致身材矮小的原因 , 看看孩子是否属于因生长激素缺乏或生长素应答效率低造成的矮小 。如果是就可以考虑采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 。如果不诊断准确就滥用药物“拔高” , 有可能使患儿骨龄增加 , 越发导致其过早停止身高发育 。人造生长素临睡前注射最有效 梁立阳提醒 , “基因重组人造生长素是严格的处方用药 , 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用不用药、用量多少 , 需要经过多项检查才能确定 。”
专家介绍 , 由于至今还没有口服的人造生长素 , 所以它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几乎每天进行的皮下注射来完成 , 一般使用剂量必须与每天每公斤体重相匹配 , 一周注射约6~7次 。“最适合接受注射的时间在晚上临睡前 , 注射用的生长素应该在2℃~8℃中保存 , 有效期为2年 。配置后的药液可置2℃~8℃冰箱中保存72小时 。”
她说 。治疗后生长速度提高3倍 梁立阳表示 , 一般而言 , 治疗后孩子的生长速度约为治疗前的3倍 , 在治疗的头两年中身高增长每月可达1厘米 , 在这以后 , 疗效会稍差 , 这是自然反应 。“开始接受这种治疗的年龄越早 , 最终效果越好 , 由于同龄孩子的身高也在自然增长 , 因此接受治疗的矮小儿童要赶上他们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 , 所以要连续治疗多年 。”
她表示 , 但对于一些先天性脑垂体侏儒症患者 , 生长素的疗程可持续至骨骺融合 , 其间3个月检查一次 , 以监测疗效 , 治疗期间还应注意其甲状腺功能变化 , 必要时应补给左旋甲状腺素等药物以保持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