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要教给孩子的礼仪

在日常交往中学习礼仪

日常生活中要教给孩子的礼仪

文章插图
教育学博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小脚印中心曹云昌主任认为,日常交往是培养孩子礼仪的绝好机会 。生活中的你来我往是必不可少的 。当有客人来访,或到别人家做客时,父母就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 。节假日是人们交往的密集期,也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期 。
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的教育
父母要教给孩子对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呼您;对教师、社会工作人员称呼老师师傅同志阿姨叔叔等;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要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要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帮助时说谢谢 。要使孩子正确使用这些礼貌用语,一方面,父母必须在接人待物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有一本活的学习教材;另一方面,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
孩子仪容常规的教育
父母要教育孩子衣着得体,整洁朴素、美观大方 。男孩子不续长发;女孩子不烫发,不化妆,不穿高跟鞋,不配戴成人的首饰 。这就要求父母首先在这方面要有一定的修养,并给孩子做出最好的示范 。如,房屋装饰、色彩要力求简洁、雅致;父母衣着样式要大方,色彩要适宜,并经常保持整洁,让孩子从自己生活的环境和父母的衣着上,逐渐懂得一些审美概念,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最初的仪容常规 。
孩子正确使用体态语言的教育
父母要让孩子从小掌握一些正确的体态语言 。如,迎接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小朋友时要面带微笑,送别他们时要伸臂摆手;与小朋友合作或言和的时候要紧握对方的手等 。让孩子从小学习和掌握正确使用体态语言是很重要的,但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
一般来说,正确的体态语言可以显示孩子良好的家庭教养和行为习惯,而对于小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的动作系统还没完善,所以即使最简单的动作也可能掌握不好,因此,父母不用对孩子有过高要求,只要训练孩子有正确使用体态语言的意识就可以了 。
孩子迎宾待客的礼仪常规教育
有客人时,父母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在客人的夸奖声和递过来的一包糖果或一件玩具中,孩子会认识到这的确是一种乐趣 。客人进屋后,可以让孩子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给客人倒茶水等 。在大人谈话时,要让孩子明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
当有小客人时,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会让小客人格外开心 。客人走时父母可以领着孩子送客人一段,父母可以和孩子说:
和215;215;说再见,有空再来!即使是父母教孩子说的,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也会令客人感到快乐 。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 。
领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让孩子在回访中体验礼貌的回应是很实际的礼仪练习 。在父母指导着孩子按了门铃之后,要和孩子在门口安静地等待直到主人开门 。进门后,父母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 。当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是如此,告诉孩子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 。
在自己玩时记住不要打扰大人谈话,玩过之后,记着让孩子把东西放好 。
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举止教育
【日常生活中要教给孩子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