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花露水含农药 夏季防蚊虫怎么做才安全?

夏日的到来,不光迎来了烧烤模式的高温天气,同时也把大批量的蚊虫给招惹来了 。要说偶尔被这该死的蚊子咬上两口也没什么(一滴血都能撑死它),但在耳边嗡嗡叫的那个声音,直接影响到人的正常睡眠,让人苦不堪言 。
年幼的宝宝就更受不了了,除了蚊子叮咬引起的瘙痒难受、娇嫩的脸蛋和手臂留下了小红疙瘩之外,还可能被蚊虫身上的病菌所感染 。所以,各种驱蚊水或花露水,几乎成了宝宝夏季防蚊的必备产品 。
有了驱蚊水就安全了吗?抹了花露水蚊子咬不到就安全了吗?驱蚊花露水含农药,你可知道究竟要怎么用才安全吗?
【驱蚊花露水含农药 夏季防蚊虫怎么做才安全?】为了解开父母们心中的诸多疑问,医药师冀连梅决定给大家科普一些小知识,谈谈驱蚊产品的选择以及蚊虫叮咬后正确护理的方法 。

驱蚊花露水含农药 夏季防蚊虫怎么做才安全?

文章插图
驱蚊花露水含农药 但正确涂抹就安全
驱蚊花露水中含有的避蚊胺(DEET),是1946 年由美国农业部开发研制的,于1957 年在美国环保局(EPA)登记注册开始民用 。它用于驱蚊已经有将近60 年的历史,是研究和应用最广的驱蚊成分,至今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两方面仍是其他产品的“参考标准” 。可以看出,它从研发的那一刻起就是农药 。
在中国,驱蚊液归农业部监管,因此会有农药批准文号 。在美国,驱蚊液归环保局监管,因此要先在环保局登记 。俗话说得好:“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一个使用了60年的驱蚊成分,可以检索到大把的研究资料支持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只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正确涂抹,就是安全的
因此美国儿科医师协会认为两个月以上宝宝就可以使用避蚊胺含量在30%以下的产品,目前超市里卖的绝大多数驱蚊花露水中避蚊胺的含量都低于30%,它浓度越高不是作用越强,而是驱蚊时间越长 。7%避蚊胺含量的驱蚊花露水驱蚊时间大概2小时左右, 24%避蚊胺含量的驱蚊花露水驱蚊时间可达5-8小时 。超过50%的不会维持更长时间,因此通常建议选择含量30%以下的避蚊胺产品就能达到日常驱蚊的目的 。
临床证实安全有效的驱蚊液成分除了避蚊胺外,还有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柠檬桉叶油(Eucalyptusoil)、伊默宁(也叫驱蚊酯)以及用于衣物上的杀虫剂氯菊酯(Permethrin)等 。
除了最后的杀虫剂氯菊酯成分外,其他的成分都不直接杀死蚊虫,而是干扰蚊虫的感觉器官,使得蚊虫感受不到人体发出的气味,从而找不到人的身体而无处下嘴 。
驱蚊花露水含农药 夏季防蚊虫怎么做才安全?

文章插图
柠檬桉叶油说着有点拗口,实际上其“中药”产品大家都很熟悉:含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的风油精和含薄荷脑、薄荷油、樟脑油、樟脑、桉油、丁香油、桂皮油、氨水的清凉油都属于此类 。
两岁以下宝宝不建议使用此类产品,因为怕误服,也怕溃破处涂太多引起全身吸收,全身吸收太多可能会有神经毒性 。伊默宁又被称作“驱蚊酯”,降解快因此低毒,但与有效性相关的研究不多,有些研究显示由于降解快而导致有效防蚊时间短,有些研究又表明防蚊时间也还可以,目前尚存争议 。
驱蚊液应只用于暴露在外的皮肤上,不能喷洒太多,不能接触伤口,不能接触眼和嘴,在耳朵部位也要少用,脸上使用时不能直接喷,应先喷到手上,之后避开口、眼、鼻,小心用手涂抹到脸上 。给儿童涂时,不要让儿童自己涂,应喷在大人手上后再涂抹到孩子身上,但不要涂在小宝宝的手上(防止经手入口) 。驱蚊液只限于室外使用,从室外返回室内应立即用含皂液的水清洗身上的驱蚊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