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捂汗退烧”险丧命 宝宝退烧这些误区家长要知

【幼童“捂汗退烧”险丧命 宝宝退烧这些误区家长要知】这些年,由于宝宝发烧,结果家长处理不当,使得孩子丧命和险丧命的就有不少 。其中,最令人发指的就是:捂汗退烧、酒精擦身 。
这不,就在前不久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幼童“捂汗退烧”险丧命 宝宝退烧这些误区家长要知

文章插图
重庆一名1岁6个月大的女宝宝出现了低烧的情况,体温37度多,孩子的外婆采用“捂汗”的方式帮助孩子退烧 。结果妈妈下班后发现女儿嘴唇发紫,身上全是汗,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这才发现孩子身上穿了一件毛衣,脚上穿着毛线袜,还盖了两床厚厚的棉花被,被子都被汗水浸透了!妈妈赶紧把女儿送到医院急诊科,经过医生的一系列检查和救治,孩子才慢慢醒了过来 。
这就是传统“捂汗退烧”的例子之一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孩子妈妈晚点回家,或者有事耽搁回家的时间,那等待孩子又会是什么呢?
其实说起来,还是有很人都知道捂汗不好,但是为啥还是有那么多人用呢?
“捂汗”退烧不科学,但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这个方法很管用?
“捂汗能退烧”,可以说人人皆知的最古老、最廉价、最方便的退烧方式了,尽管现在常常听说“捂汗”退烧的方式不科学,但为什么总有很多人觉得这个方法很管用呢?“我发烧就是这么干的,捂出一身汗,睡一觉醒来什么事都没有了!”
实际上捂汗只能缓解着凉感冒初期的发烧症状,这时人的身体由于寒冷入侵,出现寒颤反应,明显感到身体发凉,只有多穿衣服或多盖被子才能感到更舒服,这时适当多盖被子是可以的 。
幼童“捂汗退烧”险丧命 宝宝退烧这些误区家长要知

文章插图
但在丰衣足食、孩子有专人照顾的今天,真正因为风寒着凉的孩子真的不多 。如果是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一言不合就用“捂汗”的方式来处理,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了 。
这几个退烧误区,当妈的一定要知道
1、酒精擦拭
酒精擦在皮肤上,能刺激人体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但这种散热往往是快速而短暂的,孩子的体表温度可能会一下子降下来,但很快又会回升上去 。另外,如果酒精浓度较高,或者使用过量,极容易导致人体出现寒颤反应、甚至酒精中毒 。
此前广东东莞就有一名孩子由于父母使用工业的酒精帮其降温,结果导致孩子多器官衰竭最终死亡!别以为酒精是外用的就很安全,当爹妈的都得知道,“物理降温”中不能包括“酒精擦拭”这一项 。
2、敷冰袋或睡冰枕
敷冰袋或睡冰枕,只能在孩子的身体局部使用,不能起到真正的散热作用,反而还可能使孩子的皮肤毛孔收缩,加重发烧的情况 。
3、使用成人退烧药
有些粗枝大叶的爸妈,看到孩子生病了,就给孩子服用成人的退烧药,如安乃近、阿司匹林等,但“孩子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即使你在给孩子服用这些药的时候,有意识地减少药量,仍然有可能带来一些不可逆的永久性伤害,如导致肝肾衰竭、脑损伤、双耳失聪等 。
4、过度依赖静脉输液
孩子发烧了,很多妈妈因为急于让孩子的体温降下来,过度依赖静脉输液 。但是,静脉输液都是带有抗生素的治疗,而抗生素仅仅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感冒,对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却起不到什么疗效,反而对孩子的身体损伤非常大 。因此,一定要分清楚病因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用药 。
幼童“捂汗退烧”险丧命 宝宝退烧这些误区家长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