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育儿:没有棉袄厚被的冬天( 六 )


害得他的美国太太只好以最快的速度把草坪打扫干净 。
爱动物 , 触摸动物和喂养动物是德国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 有孩子的家庭常常带孩子去动物园 。德国的动物园分

12 3
韩国小朋友学习英语的一点体会
150天休假 , 德国儿童在家闲玩



多种 。有正规分类的还有野外的自然动物园 , 除了像野猪那样有威胁的动物需要围栏外 , 其他如梅花鹿、羊和孔雀等全部散放在自然区内 。买了规定的饲料 , 孩子就可以自己去喂 , 更可以让孩子去触摸了 。
让孩子去触摸动物 , 是西方人对孩子认识动物、接触动物的关键教育 。但我却心有余悸 , 主要原因是认识它们不够 。小时候在东北的一个城市里 , 曾经和妹妹养过2只小鸡 。至今 , 我还记得那个属于我的小灰鸡一看见我放学回家 , 就从我们家所住的楼门口小跑着迎过来 。后来它出了事故 , 我悲伤了好多天 , 从此再没养过小动物 。因为不认识动物 , 中国的大人们担心动物身上会有细菌影响孩子的健康 , 我即如此 。
当Leo动手去摸马驹或者山羊时 , 我就禁止 , 但我的德国丈夫则相反 , 非但不禁止 , 他还带头去摸 。
在我们家附近的游戏场 , 我和Leo亲眼看见一个叫珍妮的小姑娘在灌木丛里发现了一只毛毛虫 。她是那么欣喜若狂地让那个毛绒绒带条纹的虫子拱着背在她光洁的手腕上爬上爬下 , 蜂拥而上的孩子们也和她一样围观那个小动物 。珍妮就像主人一样允许每个孩子把毛毛虫在手上放一会儿Leo也得到了这个殊荣 。”我想把它带回家去 , 它多可爱 。
”珍妮撒娇地对一旁的妈妈说 。当妈妈的 , 先是和孩子们一块观察虫子 , 告诉孩子虫子的头和尾怎么在爬行时摇摆 听到孩子的请求 , 她摇摇头“它不能在室内生活它属于大自然 把它放了 千万别把它弄死或者碰伤 。”妈妈叮嘱道 。
这个妇女简单而自然的话 , 让我感慨万端 。在德国我所听过见过的是 ,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这样教育孩子对待动物 , 家里买来的动物 , 不只是为了玩耍 , 更不是让孩子随心所欲地去折磨它们 , 没有父母会以为折磨动物无所谓或者鼓励之 , 更不会声称死了没关系 爸爸妈妈再给买 。相反 , 父母会教育孩子如何对待动物 , 告诉他们那也是小生命 , 并且谴责和阻止任何对动物的伤害 , 哪怕是一个蚂蚁堆 , 妈妈都会说:小心 , 不能把它们千辛万苦修的山破坏了 。
要知道 , 堆这个山需要小小的蚂蚁好几代的工作和努力呢!
这让我又想起了Leo从中国带回的画报 , 上面的蜗牛硬是让画家们给画错了 , 连Leo都发现了这一点:"妈妈,这些蜗牛的眼睛长得不对 。它们应该是长在须子上的 。”显然 , 画家对蜗牛只有模糊大致的认识 , 我估计有的人甚至没有见过真正的蜗牛 , 更别提观察了 。那岂不是误导了孩子?”孩子不能只看书 还应该去亲自观察 。如果只是靠书 , 那么孩子的大脑发育就不平衡 。
”我丈夫说 。他最近一直关注德国儿童教育学家强调孩子左右脑发展的问题 , 他们认为 , 没有触摸 。就没有感觉的发展 , 就没有对形容和想像的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