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适应教育——走向新生活



从家庭到幼儿园 , 这是幼儿走向社会 , 进入新生活的第一个转折点 。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 , 完全陌生的人 , 幼儿能否尽快地适应将直接影响其社会化的进程和性格的发展 。
一、幼儿为什么不愿上幼儿园
每年的新生入园 , 都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哭闹 。幼儿为何不愿上幼儿园 , 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情感上的依恋性 。大部分幼儿在刚离开自己的父母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 , 产生情感上的恐惧与不安 , 这与幼儿的依恋性有关 。
一般来说 , 幼儿对环境越陌生或者平时对抚养者的依恋程度越强 , 他的分离焦虑也表现得越严重 。
2、习惯上的不适应 。幼儿在家庭中自由散漫惯了 , 各有各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 , 到了幼儿园 , 要遵守统一的规则纪律 , 这种习惯上的冲击使幼儿感到极大的不适应 , 从而产生不愿上幼儿园的抵触情绪 。
3、能力上的压力感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同伴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 如不会自己吃饭 , 要解小便不会告诉老师 , 不知道怎样与同伴玩 , 这种种能力上的欠缺都会使幼儿产生心理压力而害怕上幼儿园 。
二、帮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1、做好准备 , 逐步过渡 。
在幼儿入园之前 , 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幼儿逐步做好心理上、生活习惯上和能力上的准备工作 。比如带幼儿去参观幼儿园的环境 , 用积极的语言向幼儿介绍幼儿园的生活;逐渐改变幼儿不良的生活习惯 , 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注重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培养 , 让幼儿尽早学会自己吃饭、独立入睡等等 。
2、正确认识、冷静对待
幼儿初上幼儿园 , 难免会有哭闹、情绪波动 , 这是正常的现象 。有些家长却感受到特别心疼 , 一看到孩子大哭大闹就不由自主地驻足回头或跑过去安慰 , 即便勉强离开了也放心不下 , 老想着去看一眼 , 其实这是不必要的 。父母越舍不得 , 孩子的焦虑感便越强 , 越不容易适应 。父母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暂哭闹 , 要想念在幼儿园老师的教育照料之下会一点点好起来的 。
3、细致交流 , 游戏促进
幼儿在幼儿园接触新的环境、新的同伴 , 每天都会有许多新的心理感受 , 家长要比平时更加细致地关注幼儿的表现和体验 , 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可以引导幼儿讲讲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内容 , 说说有趣的事 , 认识了哪些新朋友等等 。这种交流要尽可能地积极化、游戏化、趣味化 , 比如让孩子告诉心爱的小熊玩具他今天上幼儿园有没有哭 , 吸引孩子把幼儿园学的歌曲教妈妈唱 , 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表演送娃娃上幼儿园的游戏 。
这种游戏化的语言放游戏的形式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入园适应 。
4、主动配合、持之以恒
幼儿能否顺利适应集体生活、家园一致、配合教育是关键 。家长多向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状况 , 以便于教师尽快掌握孩子的特点 , 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孩子不适应集体生活的一些习惯反应 , 要尽可能地向幼儿园的要求靠拢 , 而不是希望老师网开一面给予特殊照顾 。另外 , 还要多参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 , 增进对幼儿园教育的了解 , 保持与幼儿园教育的步调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