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兆:黑猩猩在呼唤

【地震预兆:黑猩猩在呼唤】

地震预兆:黑猩猩在呼唤

文章插图
黑猩猩在呼唤 1978年,在美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的《地震震情通报》中刊出一幅幽默照片,照片上有一只黑猩猩紧闭双眼,张开大嘴用力叫喊 。照片下面写着“我能预报地震,地震学家们能不能?”照片的作者可能是要大家更相信动物能预知地震,而不是讽刺地震学家 。地震预兆:黑猩猩在呼唤 的确,当人们在总结地震经验时,常常会提到震前动物异常现象,可惜的是在震前很少有人对此进行防范 。1902年5月8日,意大利提尼克岛火山爆发,有3万多人死于非命 。在清理废墟时,只见到一只猫的尸体 。
原来这些猫早已逃走了,不仅如此,在火山爆发前一个月,城郊树林里已听不到鸟叫 。5月3日,一位中学教师在日记中写到“狗吠,母牛在路上急促地奔跑” 。如果人们在事前早有警觉,这次灾情便会大大降低 。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地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的动物有130多种,其中反应普遍且比较确切的约有20多种,常见的: 大牲畜,如马、驴、骡、牛等; 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 家禽,如鸡、鸭、鹅、鸽子等; 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 水生动物,如鱼类、泥鳅等; 会飞的昆虫,如蜜蜂、蜻蜒等 。
这些动物的反常表现大体有三类: 兴奋型异常 。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如癫如狂,仓皇逃窜;惊飞、群迁等 。抑制型异常 。如行动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生活习性变化 。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应该说明的是,动物异常的原因很复杂,很多时候与地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观察宏观变化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 。
小震活动 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科学家称它们为前震 。在我国的地震史料中有不少震例记有前震活动 。如公元1512年“五月云南地连震十三日,八月云南地大震” 。1668年7月25日镇江府、丹阳“戌时地震,先数日微震一次,是日震甚,山动摇,江河之水皆为鼓荡,停泊之舟多覆溺,城内外震裂墙屋无算” 。就是说在强震发生前数月或数日存在前震现象 。
由于观察认识到大震前有一系列小震,因此便可利用前震预报大震,并设法预防大震 。比如1809年8月11日贵州正安“小溪里、罗乾溪忽山动石坠,居民即将器具牛羊移居对山,迁毕地摇,房屋倒塌,田土尽翻,山泉凝而为潭,深不可测” 。
这说明,正安发生强震前,在小溪里、罗乾溪存在明显的小震活动,当地老百姓在观察到这种前震现象后,马上采取措施,人畜财物转移到安全地方,避免了伤亡出现 。小震活动不断,但无大震发生的现象也很多 。另外小震活动不明显,发生大震的例子也常出现 。所以,以小震活动作为前兆预报地震,目前不具有普遍意义 。
一次大地震之后,紧跟着就会发生一系列较小的地震,称为余震 。大震之后的余震活动,有的很多,有的很少,持续时间也不一样 。如1609年12月29日福建同安“酉时地大震,连日微震,逾震方止” 。大震之后存在余震活动,主震过去以后,要防止余震,特别是强余震进一步造成伤亡破坏,应有所戒备,避开危险地方 。
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了前震活动,并以它作为预报大震的手段,可以设法避免或减轻大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大震发生之后,监视住余震活动,可以防止灾情的加重和扩大 。掌握大地震往往有前震和余震的活动规律,对于研究地震预报,进行防震抗震都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