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节,父母不可省略教育



一年中有许多有意义的节日 。如何使孩子愉快地度过这些节日 , 为自己、为他人增添欢乐 , 是父母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 , 因此 , 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利用节日 , 进行有关的知识教育
例如:在教师节进行尊敬老师、尊重知识、尊敬长辈的教育;五一节进行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六一儿童节进行未来教育;八一节进行拥军教育 , 引导孩子向解放军学习 , 为军烈属做好事 。让孩子对这些不同节日有具体的认识 。
·过节 , 父母需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例如:教师节 , 父母应通过谈话、通信或去拜访自己的老师 , 以体现尊师的道德风范;母亲节 , 应关心问候自己的父母 , 给父母排忧解难 , 让老人称心如意 。这种教育效果好 , 与口头教育互为补充 。
·让孩子参与节日中有意义的活动
如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 , 学校社会都要组织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 。要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项活动 , 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 增长知识 , 让孩子高兴、愉快度过节日 。
·让孩子和自己一起准备节日食品
如春节过年包饺子 , 大人可带着孩子一起采购、一起动手 , 孩子既得到锻炼 , 又学到简单的烹饪技术 , 使孩子过得尽情、高兴和满足 。

新年 , “新”的过法
选择低幼读物的经验




【孩子过节,父母不可省略教育】孩子过节 , 父母不可省略教育
何种教子方法百试百灵?




不少父母都会把孩子非常渴望得到的东西作为自己手上的“筹码” , 在教育孩子、训练孩子行为、希望孩子达到要求时当作奖励使用 。有教育专家把这样的教育方式称作“交换教育” 。
父母们使用的“筹码”通常包括物质、活动和精神三方面 。物质的 , 如孩子特别想吃的食品 , 特别想得到的玩具 , 某些父母还会使用钱作为奖励物;活动的 , 如带孩子去游乐园 , 允许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机等等;精神的 , 如通过讲道理 , 让孩子知道自己做得对 , 对了就能得到赞赏、表扬、爸爸妈妈就高兴等等 。
不少3~4岁孩子的父母表示 , 很多时候使用“交换教育”的方式并不是有意识的 , 孩子的哭闹或不听话常常让父母无计可施 , 而这个时候拿一些孩子非常希望得到的东西作为他不哭闹、听话的条件交换 , 通常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孩子在奖励的刺激下 , 会马上完成父母期望的事情;并且如果用作交换的奖励需要孩子持续做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的话 , 孩子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
但是 , 当孩子慢慢长大 , 父母们却发现 , “交换教育”时有“失灵” , 甚至孩子还变得爱跟父母讨价还价、斤斤计较 。孩子学会了“讲条件” , 父母期望孩子做到的事情反而成了孩子手上的“筹码” 。我们不禁深思:是这种教育方法惹的祸 , 还是父母没有恰当地掌握使用方法和使用频率?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 同一种教育方式在孩子3岁时奏效 , 不代表到了他6岁的时候还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