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一个守规则的好孩子


怎样培养一个守规则的好孩子

文章插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怎么给孩子制定规矩,并让孩子遵守规矩呢?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 。
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
这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是一个关键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子女是父母的影子,道理就在这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内容 。当然除了父母之外也包括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其他人:老人、保姆等 。
在家庭中的一些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卫生习惯,礼貌习惯等,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 。社会生活中的要求,如交通规则,家长在与孩子出行时要自觉遵守,讲公共道德和秩序,以自身行为去影响孩子 。
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
不要认为家长说的都是权威的话、是不可以改变的 。父母也是有缺点的、也有讲错话的时候 。
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要落在实处,家长的角色更应该是知心的、可以倾诉的朋友 。家长不是完人,说错话、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孩子的观点如果正确,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这点说起容易,但是做起来难 。家长尊重孩子的语言:“对不起,是妈妈错了 。”“爸爸要向你学习 。”“你比妈妈做得还好!”等 。
家长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表扬、鼓励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可以用微笑、点头、脸上的表情等,对某一个行为的表现表示赞同,这都是一种肯定、都是一种表扬 。父母之间教育要一致、要求要一致、观念要一致、目标要一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
家长对孩子要加强引导
家长要多讲规则的用处,让孩子了解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 。家长可以时常反问孩子,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引起他对执行规则的正视 。
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 。如何在生活情境中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明确、统一、灵活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从而在社会中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感受 。
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有限选择的方法对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如果想让孩子不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就应该让孩子选择现在是看书还是画画,而不是“现在我们来做什么?”漫无边际的选择会把幼儿推到无法控制的规则之外 。把幼儿必须要做到的事定为规则,在这个范围内给孩子几个可选择的方向,这样不论孩子选择什么,他的行为都在规则之中,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规则 。
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时还需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幼儿从他律到自律 。适当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惩罚,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还要与说理引导相结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加上示之以不同后果,就能使孩子慢慢感悟,变得懂事起来 。
如孩子的课堂常规不好,在课上坐不住,不注意听讲,家长可以配合老师,让孩子每天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静静地坐10分钟,练习集中注意力,反思自己这一天的课堂常规表现 。
然后家长和孩子交流,及时肯定孩子坐得很好,要求孩子每天上课时就要这样集中注意力听讲 。家长可配以《科学家小故事》的讲解,引导孩子学习科学家们小时候是怎样专心学习的 。
培养执行规则的技能
【怎样培养一个守规则的好孩子】 有时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仍会时常违规 。如有时“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并非孩子故意拖拉,而是穿衣、洗漱等动作太慢,不得要领 。那么,家长就要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寻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规律,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