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茶文化的四个特点


成都茶文化的四个特点

文章插图
成都无茶
有道是 , 成都是茶水泡出来的城市 。这里说成都无茶 , 那不是扯蛋?其实 , 说成都是茶水泡出来的城市 , 多指成都人聚坐在竹椅上 , 一撮茶叶泡到淡 , 摆龙门阵的生活写实 。成都人喝茶大多是为解渴 , 在乎的是“水”不在“茶” 。我说成都无“茶” , 侧重于成都人或成都茶馆 , 少花“功夫”于“茶”上 。
一壶配多杯考
一把茶壶为什么要配多个茶杯?多人需同用一个杯喝茶呢!恭喜你答对了!不过也许你还不够出名 , 所以不可能成为这项“壶杯考”的答案 。到目前为止 , 我也只能从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清末怪杰”辜鸿铭论断的逆向去求结果了:一把茶壶四个杯 , 一个男人多个妻 。
【成都茶文化的四个特点】我眼中的茶文化
茶室中摆紫砂壶、功夫茶具 , 挂中国画就有茶文化?茶艺小姐穿旗袍或店主穿唐装 , 茶人口中呤茶诗或拾人牙慧地作人生如茶“口水叹”就是茶文化?这些可以是她的组成部分 , 但都不是茶文化 , 或者说茶文化的核心 。茶文化本应是非功利的 , 生活中的、本心的 , 而非言传的、表演的、表象的 。
成都茶文化
如今全国的群众都知道成都是一个闲散的城市 , 生活节奏慢半拍 , 打麻将、泡茶馆蔚然成风 。对这样的评价我这个四川人自我安慰认为是褒贬皆有 。贬义就不说它了 , 褒义我认为是说我们日子过的悠闲、安逸、滋润 , 会享受小康 。四川成都最大的缺点是少太阳 , 不好听的话头是“蜀犬吠日” , 有一定道理 , 也因此养成了这里人们爱聚拢在室内活动的习惯 , 反正外面也不灿烂 , 在屋头坐着还热闹一些 。正如谚语说的“头上青天少 , 眼前茶馆多” 。过去城市内外 , 凡大街小巷 , 大、小茶馆随处可见 , 也是“锦城一绝” 。不过这几年城市改造的步伐太快了 , 日新月异 , 很多街边边上的茶馆转眼就不见了 , 心里挺遗憾的 。还有说法是 , “四川茶馆甲天下 , 成都茶馆甲四川” , 现在茶馆和麻将并列成了成都市的风景线 , 有人统计每天有二十万人泡在茶馆和休闲场所里 。
成都茶馆的格局和气氛与其他地方的茶馆比较很有差别 , 说它是属于“下里巴人”类型的吧 , 它也都设有雅间 , 可供各类人等消费 。四川作家陈世松写了一本书《天下四川人》有比较 , 他介绍北方茶馆是高方桌长条凳提梁壶泡茶 , 正襟危坐 , 喝得累人寡味 。川东一带 , 喝老荫茶 , 一根根的长木板凳 , 纯属喝水解渴歇口气的 , 是“无茶无座”(成都人不认为老荫茶是茶) 。南方的茶馆装潢华丽 , 待客以自制的点心为主 , 是“有座无茶” 。成都的茶馆“有座、有茶、有趣” 。我也有同感 , 这里的茶馆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一个“俗”字 , 不是庸俗 , 是通俗 , 是民俗 , 是俗的安逸 。你看 , 那桌子椅子都是几千年人体工程学的光辉成果 , 竹制的扶手椅完全符合人的关节屈伸 , 但是又不像沙发或躺椅那么会使人昏昏欲睡 , 而是让你舒适的呆上一整天也不疲倦 。就是那竹椅本身 , 也是四川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要想领略老茶馆的味道你可以到公园的河边边上的茶铺去 。最好的地方是都江堰的南桥边上 , 那里人多 , 风景好 , 河水、大树、茶座、小吃一应俱全 , 随时随地热闹非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