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的形成过程

钻石的本质——碳
很久以来钻石的拥有者不是皇家贵族 , 就是一方富豪 。人们只知道钻石的稀有 , 并没有人真正关心过钻石的本质 。直到1772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钻石用凸透镜加热在氧气中燃烧 , 并且成功的测得了燃烧得到水和二氧化碳 , 至此钻石的神秘面纱才被人类揭开了一个角 。

钻石的形成过程

文章插图
其实很多的小伙伴都知道钻石的本质是“碳” , 在化学本质上和铅笔里的石墨 , 作为能源的煤炭是没有区别的 。在物理层面 , 由于晶体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和轨道杂化的不同 , 形成了碳的他同素异形体 , 这也直接导致了性质截然不同的现象 。
我们以石墨为例 , 在其晶体中 , 同层的碳原子以sp2杂化形成共价键 , 每一个碳原子以三个共价键与另外三个原子相连 。在这种鳞片状的结构内由于同层原子结合相当紧密 , 往往会产生滑移现象 , 这就是石墨强度低的原因 。
钻石的形成过程

文章插图
而在钻石的结构中 , 每个原子与相邻的4个原子形成正四面体 , 都以SP3杂化轨道与另外4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 , 构成正四面体 。由于这种共价键的强度很大 , 所以金刚石硬度大 , 熔点高 。
钻石的发现和开采
最初钻石的发现 , 无一例外都像做梦一样 , 走着走着摔了一跤 , 低头一看有块钻石 , 顺便捡回家 。这是因为在河流的上游存在着一些富有钻石的矿石 , 经过千百年的风吹日晒自然瓦解 , 其中的钻石就暴露在外 , 然后随着径流的冲刷来到下游 , 静待有缘人的发现 。
钻石的形成过程

文章插图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 人们都是以在河边像淘金淘钻石 。直到1850年左右人们才了解到上游的一种矿石中富含钻石 , 于是人们纷纷转战到上游 , 寻找这种神奇的石头 。时间到了1867年 , 在南非小镇金伯利附近大规模的发现了这种岩石 , 并且正式更名为“金伯利岩” , 
钻石的形成过程

文章插图
至此 , 人类已经初步了解了钻石矿脉 , 知道了要开采钻石 , 就必须找到金伯利岩这一既定事实 。但是也不要高兴的太早 , 找到金伯利岩不一定代表能开采到有意义的钻石 , 这是因为在金伯利岩金刚石只占到20%~30% , 其中具有工业价值的不足5% , 要想到达宝石级别的更是不到0.5% , 这已经比在河边靠运气强了不知道几个数量级了 。
钻石的形成过程

文章插图
目前为止 , 有开采价值的金伯利岩矿脉还是分布在南非、博茨瓦纳、扎伊尔、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中国 , 其中以南非尤为著名 ,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利南钻石”重达3106克拉(一斤多重)就是于1905年在南非的普列米尔矿山被开采 。
钻石的加工
小伙伴们也许就要问了 , 钻石如此坚硬 , 将用什么样的工具才能将其切割和加工?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加工钻石要比加工其它矿石要相对来的容易 。在没有现代激光切割技术支持的200年前 , 钻石工匠是利用经验来判断钻石原石的纹路 , 然后顺着纹将钻石劈开 , 好的钻石工匠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块钻石该怎么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