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方法能预防手足口病


哪些方法能预防手足口病

文章插图
日常生活当中手足口病的诱发因素较为复杂,特别多的孩子会出现相关的症状,危害到了患儿的健康,妈妈们应当认真了解手足口病的知识,尤其是要做一些关于手足口病的预防才可以,大家来了解一下此病的预防办法有哪些呢 。
手足口病的预防
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因此,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晨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
该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 。
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 。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
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 。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 。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
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 。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
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以人群密切的接触传播为主,所以托幼机构、学校等儿童密集的地方一旦发现有人发病了,则很容易传染 。实际上,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的易感,但由于成人自身免疫系统的完善,大多数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而儿童则因为免疫能力尚不完善,容易被传染,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 。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以通过唾液、泡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污染病毒的水源也可以经水传播 。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是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 。
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 。病毒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 。例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感染新的易感者;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绢、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经口传播给他人;与患者同居一室易被感染;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