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石是什么( 三 )


四方短柱状 , 四方双锥状 。硬度大 , 金刚光泽 。与金红石的区分是硬度大 , 金红石有完全解理 。与锡石区别是锆石的密度较小 。与独居石区别是锆石具四方柱状晶形 , 且硬度较大 。
锆石主要鉴定特征有:高折射率、强光泽、高双折射率、高密度、高色散和典型的光谱特征等 。
由于锆石色彩丰富 , 而且颜色深浅程度变化较大 , 因此 , 锆石可与任何颜色、透明度的宝石相混 。最易于相混的宝石有钻石、尖晶石、金绿宝石、蓝宝石、红宝石、石榴子石、锆石宝石、托拍石等
理化性能无色、淡黄、紫红、淡红、蓝、绿、烟灰色等 。玻璃至金刚光泽 , 有时呈油脂光泽 。[3] 不完全解理 。透明到半透明 。硬度7.5~8 。相对密度4.4~4.8 。因常具有放射性而引起自身的非晶化 , 透明度、光泽、密度、硬度均下降 。
X射线照射下发黄色 , 阴极射线下发弱的黄色光 , 紫外线下发明亮的橙黄色光 。
偏光镜下:无色至淡黄色 , 色散强 , 折射率大 。No = 1.91~1.96 , Ne = 1.957~2.04 。均质体折射率会降低 , N = 1.60~1.83 。
熔点2340~2550℃ 。氧化条件下 , 在1300~1500℃稳定;1550~1750℃分解 , 生成ZrO2 SiO2 。线性热膨胀系数5.0 10-6/℃(200~1000℃) , 且耐热震动 , 稳定性良好 。高温下不与CaO、SiO2、C、Al2O3等反应 , 抗渣蚀能力强 , 不粘钢水 。
锆石按它的结晶程度分为高型(四方晶系 , 受辐射少或无 , 晶格没有或很少发生变化的锆石) , 低型(有多种非晶质混合物组成 , 结晶程度低 , 晶格变化大) , 中型(介于高和低之间) , 硬度由低型到高型发生变化 , 低型可低至6 , 高型可高至7.5 , 密度也一样从低型到高型逐渐变大 , 范围为3.90~4.73 , 锆石无解理 , 断口呈贝壳状 , 锆石较脆 , 常见边角有破损 , 称为纸蚀效应 。有的锆石也可具猫眼或星光效应 , 只是比较罕见 。
锆石稳定性好 , 晶体结构可以轻易锁住铀原子 , 但对铅原子不然 。因此在熔融的岩浆中形成的这种晶体已设定好放射性时钟的指针 , 而铀衰变产生的铅可提供精确的时间 , 而且锆石晶体一旦形成就无比坚硬 , 因而而成为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最重要的定年矿物 , 已测定出的最老的锆石形成于43亿年以前 。
类型在贸易中完全用锆石结构类型划分品种并不利于顾客选购 , 而且进入市场的基本上是高型锆石 , 尤其是处理石 , 无需强调其类型 , 因而 , 如今商业上 , 品种仍是以颜色划分的 [5]。
(1)无色锆石:应和钻石一样无色透明 , 不带任何灰或褐色调 。
(2)蓝色锆石:最受欢迎的品种 , 包括天然石和热处理优化石 。优化石因在优化过程中未添加任何其他物质 , 故在珠宝鉴定上 , 仍然认定其为天然宝石 , 宝石色度有深有浅 。不带任何褐色色调的蓝锆石有强二色性;带褐色调的在极端高温高压作用下有可能转变为金黄色(非常罕见 , 基本不会发生) 。蓝锆石常带很淡的绿色调 。
(3)蓝绿色或带黄、带褐色的蓝色锆石 。
(4)绿色和微绿黄色锆石 。
(5)橙色、褐色和黄色锆石 。
(6)红色锆石:包括红色到橙红色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