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发酵是什么变化,红茶是轻发酵好还是重发酵好?

要从每一个环节控制好才能做出好的红茶 , 发酵时间火候根据气候温度决定的 。说起茶叶 , 大家常常说“全发酵”“半发酵”“轻发酵” , 这跟我们常见的“发酵食品”酸奶、葡萄酒、食醋等 , 是同一个发酵吗?他们有什么样的不同?小编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下 , 茶叶“发酵”的奥秘!

红茶发酵是什么变化,红茶是轻发酵好还是重发酵好?

文章插图
▌何为发酵
通常所说的发酵 , 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 。发酵现象早已被人们所认识 , 但了解它的本质却是近200年来的事 。
●微生物生理学严格定义的“发酵”:有机物被生物体氧化降解成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统称为生物氧化 。
●工业生产上定义的发酵——“工业发酵”:工业生产上笼统地把一切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而实现的工业生产均称为“发酵” , 比如啤酒酿造、味精生产等 。
●食品中的“发酵”: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 , 具有独特的风味 , 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黄酒、啤酒、葡萄酒等 。
红茶发酵是什么变化,红茶是轻发酵好还是重发酵好?

文章插图
▌茶叶的“发酵”——生物氧化
人们常说 , 中国茶叶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以及综合制法 , 分为六大茶类 。但这里的“发酵”一词 , 在中国茶叶的惯用语境中 , 则与上述微生物发酵全然不同 。
茶发酵是以多酚化合物酶促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是红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发酵需要在良好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 。发酵的进展与质量的好坏是由温度、湿度、氧气等外界因素决定的 。因此,有效地控制发酵条件和正确地掌握发酵程度是十分重要的 。
在茶叶中 , 同一片绿叶是通过控制生物氧化而被加工成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 这一过程也被错误地称作“发酵” 。这一过程更像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 也许更应该被称作“生物氧化” 。茶叶的“生物氧化“是细胞壁破损后 , 存在于细胞壁中的氧化酶类促进儿茶素类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过程 。
在茶叶的细胞里 , 儿茶素类存在于细胞液中 , 而氧化酶主要则存在于细胞壁中 , 而非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 , 所以需要使细胞壁破损 。这也自然解释了“发酵”茶需要揉捻的原因 。
根据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 , 也就区分了“全发酵”、“半发酵”、“轻发酵” 。红茶是由于乌龙茶的畅销 , 在乌龙茶的加工工艺简化而来 , 在红茶中 , 多酚类氧化程度很高 , 称之“全发酵”;乌龙茶中多酚类的氧化程度约一半左右 , 则被称为“半发酵” 。
红茶的发酵 , 并不是到了发酵环节才开始进行 , 实际上从茶青进入萎凋工序以后就开始了 。茶叶通过不断的搅拌和摊铺 , 茶叶细胞不断被破坏 , 茶叶内含茶多酚、叶绿色元素开始发生氧化分解 。这时候 , 茶叶开始慢慢变红 , 茶叶香气渐渐出来 。
在红茶加工中 , 发酵目的是使叶子中所含儿茶素氧化 , 而后的揉捻环节 , 则是促进茶叶进一步发酵 , 促使茶叶滋味、香气、条索成型的一个重要环节 。过了这环节 , 茶叶渗出更多茶汁 , 对茶叶内细胞破坏力度更大 , 也促使氧化发生得越彻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