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太瘦了,怎么给宝宝“增肥”?

“我家的宝宝最可爱、最乖、最聪明,但就是太瘦了!”这是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他们眼里,宝宝要“白白胖胖”才是最健康的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宝宝的胖瘦并不是绝对健康的依据 。宝宝的身高、体重标准都是有科学依据作参考的,过胖过瘦都是不健康的 。
宝宝的胖瘦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跟父母的遗传有关系,家长肥胖,宝宝肥胖的几率更大;跟运动量有关,缺乏户外活动的宝宝更容易胖;跟消化吸收有关,有的宝宝吃的多也消瘦,主要原因是脾胃虚弱,吸收不好;还有跟睡眠时间和质量有关,睡眠不够,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
其实宝宝的体重增长是有一定的规律,目前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
3.20-3.30千克 。大多数宝宝出生后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3-4天时达到最低,7-10天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
一般出生后3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1周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 。
宝宝1周岁后,体重增长的速度减慢,并且能独立行走,活动量增加 。因此,妈妈会发觉,宝宝1周岁后看上去不如从前那么胖了 。
尽管如此,但是还是有很多宝宝并没有达到这个科学数据的体重,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他们体重不达标?

宝宝太瘦了,怎么给宝宝“增肥”?

文章插图
1、纯粹母乳喂养
宝宝到了一岁,母乳的营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身体发育需求了,如果这个时候不做好母乳、辅食以及其他食物的合理搭配,宝宝的营养会受到影响 。
2、活动量的增加,加大了对营养的需求
等宝宝慢慢地学会走了,活动能力不断增强,需要更多的食物来补充体力,如果父母忽略这一点 。宝宝也会因缺乏足够的营养而影响身体发育 。
3、进食不规律
喂养需要定时,不要等到饿了再喂,这样会损坏宝宝的脾胃,而且有时候饮食时间延迟过长,也会让宝宝胃口没了知觉 。所以每天要在同一时间吃饭 。
4、饮食不均衡
食物没有合理搭配,营养和能量不够,宝宝就无法正常发育,妈妈在烹饪食物时,一定要关注食物热量和营养的搭配 。另外,建议多用煮、蒸、炖等以水为介质的方式来烹饪食物 。
5、饮食不良习惯
有的宝宝会习惯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者是边玩边吃,总要家长追着喂饭,这样不仅饭吃的少,还不利于消化吸收,要保持良好的吃饭环境,让宝宝安心吃饭 。
6、疾病原因
有些生理疾病也会导致宝宝体重过轻,比如消化疾病、新陈代谢紊乱,铁和锌的缺乏,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宝宝虽然吃的多,但是还是不长肉,而且体质虚弱 。除此之外,父母在宝宝生病时,给宝宝吃抗生素等药物也会影响宝宝的胃口 。所以关于疾病方面的问题,要向医生咨询,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 。
那关于宝宝体重不达标,父母该如何调理?
去医院做检查
给宝宝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查看宝宝的消化系统以及脾胃方面的情况,及时治疗 。
注意饮食均衡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宝宝的饮食要丰富而有营养,尤其是对于到了一定阶段还没有添加辅食的宝宝,更要慢慢添加辅食并逐渐丰富起来 。大部分宝宝过瘦或者偏食,也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要尽量保证食物的多样化,比如谷物、肉类、豆类和蔬菜要均衡搭配 。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固定的进餐时间,建议早餐时间不超过7点半,晚饭时间不超过8点半 。
多带宝宝参加户外活动
经常带宝宝参加户外活动,让宝宝心情愉悦,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增加食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