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困惑重重( 四 )


解翠玲说 , 早期教育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的 , 生活时时刻刻是教育 , 以天地为课堂 , 以万物为教材 , 按照自己的大纲在学习 。早期教育并不是某种特定的形式和内容 , 在家庭里 , 父母的一言一行 , 甚至爱好打扮等 , 对孩子都是一种全景式的教育 。因此 , 对孩子的爱请从对自身的约束和发展做起 , 千万别忽视孩子稚嫩的心 。
早期教育 , 莫被误区套牢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 , 很多父母在早期教育上存在误区 。如认为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处处关心;隔代教育有害无利;父母将教育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教育机构 , 希望教育机构能代为履行父母职责;早期教育就是堆钱教育等 。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 , 很多父母习惯于“包办”孩子所有的动手机会 。家里有筷子和剪刀 , 大人总是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 怕用筷子戳到孩子的眼睛;怕孩子玩沙子弄到眼睛里;怕孩子玩水着凉生病……总之 , 就是不让孩子动手 , 怕出危险 。
一些父母一味地呵护孩子 , 反而把孩子早期潜在的自立能力给“吞噬”了 , 甚至于孩子见了陌生面孔就怕 , 最终变得特别粘人、爱哭、

1 234 5 6
中国禁止发布母乳代用品广告
童年 , 需要体验什么



暴躁、任性等 。
许多学校把家庭当成学校的“附庸” , 往往围绕学校的教学给父母布置任务 。父母呢 , 也乐于接受 。学校让做什么 , 就帮什么 , 家庭教育丧失了它的独立性 。解翠玲说 , 越小的孩子受家庭影响越大 , 专业教师或专业机构很难替代家庭教育 , 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挚爱 , 这种亲情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父母不应该把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责任期望于一个机构 , 而应该是在保证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 , 让孩子适时地接受早教机构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 。
只有家庭和早教机构共同配合 , 相互取长补短 , 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
陈淑英的女儿刚满两岁半 。目前 , 她对孩子的培养可以用烧钱来形容 。
2003年她给孩子买了上千元的书 , 光碟以及游戏等 , 订了五种画报 , 杂志 , 买了电子琴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 , 这种堆钱式教育存在于不少家庭 , 尤其是经济条件普通的家庭 。他们把对孩子的培养寄托在外在的物质上 , 而忽略了早期教育的规律 。
早期教育专家解翠玲指出 , 隔代教育并非有害无利 。她告诉采访人员 , 如今 , 传统的大家庭邻里相伴的格局被独生子女小家庭的独居所取代 , 孩子与祖父母、亲戚的关系由朝夕相处转变为节假日的相聚 。其结果使孩子增强了对小家庭的依赖 , 同时又失去了以往多子女家庭、邻里大杂院时特有的安全感 , 这对孩子的社会性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
隔代教育让孩子处于一个小型的社会网中 , 孩子在与爷爷、奶奶、姑姑、阿姨等社会多种角色的交往中 , 会增强社会角色的认识 , 性格相对不会封闭 。
饥不择食 , 早期教育必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