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风俗习惯

【苗族风俗习惯】苗族 , 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 散布在世界各地 , 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 , 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 那苗族风俗习惯是怎样的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

1.吃油茶 。油茶是将油炸后的爆花米 , 掺水煮成的待客茶 , 客人喝了 , 主人高兴 , 不喝 , 则视为瞧不起主人 。有的还要喝3杯 , 第一杯是油茶 , 第二杯是苦茶 , 第三杯是甜茶 。
2.吃山泥鳅(晰蜴 , 统称四脚蛇) 。将处理后的山泥鳅加少量米粉 , 一起腌入坛子内 , 用来招待贵客 。
3.吃青菜 。农历过年喜欢吃青菜 , 一般不切碎 。
穿戴
苗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 。
男 , 一般老人穿无领斜扣大襟衣 , 束腰带 , 穿裤脚 , 打绑腿 。中年人和青年人 , 穿开襟上衣 , 短而小 , 布料多是自产的“家机斑衣” , 妇女服饰另具风格 , 上身穿无领镶边绣花衣 , 缀栏插花瓣与其间 , 下身着镶边、绣花或数纱宽脚裤 。引人注目的女头帕 , 一般有一丈多长 , 颜色是青、蓝两种 , 黑色相间衬花格子有的包丝帕 。

1.吊脚楼 , 吊脚一般2——3屋 , 飞檐翘角 , 并有走廊围白木质栏杆 , 栏杆雕有各种图案 。吊脚下层用来贮藏粮食 , 存放农具、堆放柴草、土灰 , 或圈牛、羊、猪及厕所等 。上层为人居住 。
2.火炉 , 形状为方形 , 高60——70厘米 , 上面周围用木板盖好 , 四周用砖、石砌好 , 中间围成正方形火塘 , 用来烧火做饭 , 周围下层为空间 , 用以关鸡、鸭 。天冷时 , 主、客人都坐在火炉上 , 说笑、谈论家事和休息 。火炉上吊有一个不同形状的木架 , 将种子、茶叶篓、草鞋等挂在上面 。
『本①文①来源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