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有障碍当心孩子自闭症 自闭症揭秘7大因素


交流有障碍当心孩子自闭症 自闭症揭秘7大因素

文章插图
自闭症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可能很少见到这种疾病,不过患者这种疾病的人也不在少数 。很多人对自闭症不是很了解,那么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自闭症的表现,希望家里有小孩的家长要多注意了,预防孩子患上自闭症 。
社会交往障碍
五岁之前,缺乏依恋行为,和他人没有目光交流,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五岁之后,不会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没有朋友,缺乏共情能力;不能正常地感受他人的情感和反应 。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 。
交流障碍
非言语交流障碍
该症患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 。稍大的患儿可能会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显得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
言语交流障碍
该症患儿言语交流方面存在明显障碍,包括:①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患儿常常存在模仿言语、刻板重复言语,语法结构、人称代词常用错,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也存在异常;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纠缠于同一话题 。极少参与表演性游戏 。
兴趣狭窄及行为方式呆板
对游戏方式的变化无动于衷,心智活动僵硬和呆板,想象力极其有限;对物品有强烈的依恋;固执于某种单一活动,例如公共汽车路线、火车时刻表、颜色、数字、形状等;存在仪式性或强迫性动作;拒绝环境的改变,例如家具位置移动会使他们焦虑不安 。
得了自闭症其实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患儿在治疗期间会逐渐丧失信心、失去希望 。我们先来看看自闭症的形成原因:
为吸引他人的注意
这种情形较常出现在缺乏安全感或常被冷落的孩子身上,举个可能大家很熟的例子,因为可能就发生在你的家里 。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累的筋疲力竭,瘫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突然看到听到小孩用力摔玩具,还故意往爸爸妈妈身上摔过来 。爸爸妈妈吓到或气到跳了起来,好了,孩子的目的达到了 。其实不是孩子有心机耍这种手段,而是孩子会尝试各种让爸爸妈妈看他一下的方法,唱歌?可能没反应,不然就是爸爸随便敷衍一声 。
再换个方式,跳舞?老爸老妈累到视若无睹 。再换个激烈一点的,大叫,咦,有反应啰,妈妈起身要小孩不要叫,小声一点 。好,再加点,拿东西丢人 。果然,爸爸妈妈都跳起来了 。以后就用这招,每次出招每次有效 。
积习难改
行为及心理学家对人类的行为做研究之后发现,一个动作连做17次后,会便成一种习惯 。
例如一坐下就开始摇你的脚,接下来每次坐下你就开始谣脚,摇着摇着就变成你的习惯 。以后当你再坐下来时,脚就会不自觉的开始摇起来,通常要等到别人提醒你“嘿,咖啡被你摇出来啰”你才发现什么时候你有这习惯了 。孩子有时候的异常行为只会针对同一个人,例如她只敢骂或打妈妈,却不会骂爸爸,这就是习惯了对妈妈做这样的行为,习惯改不掉了,再大要改就难了 。
因家庭因素所引起
大家看到这一点后想必直接的反应就是「嗯,没错,吵架、离婚」 。不,我要说的是家庭的生活习惯,例如我最常见到的爸爸习惯对妈妈用吼用叫的,小孩耳濡目染,分不出轻重,对妈妈也就用吼用叫的,出言不逊 。另外我接触到的一个情形是妈妈爱骂人笨蛋,你知道吗?这小孩走到哪,这些字就用到哪,不管开不开心,好像想到就用一下,别人给他饼干,他不会说谢谢,他用笨蛋两个字谢谢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