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如何发挥学生想象力

近年来,教育界呼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意识到,创新需要有想象力,有好奇心 。但问题是,学生怎样才能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呢?
这需要看看好奇心形成的机制 。好奇心是什么呢?“好奇心是从无知到知的‘中间状态’ 。”(亚里士多德,通行译文中以为“惊异”,按张世英的说法,“惊讶”可以译为“好奇心”)完全无知,不会有好奇心;完全知道了,明白了,也没有好奇心可言,只有在从无知到知的过渡状态中才会产生好奇心 。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如何发挥学生想象力

文章插图
这就提示我们,为了让学生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就需要让学生有所懂,也有所不懂 。什么都懂了,都理解了,好奇心也就没有了 。
想象力也是这样 。按心理学的说法,一个问题,若用理性思维可以解决,那就用理性思维来解决 。也就不需要想象了:当一个问题难于用理性思维来解决,就只好“动用”想象,也就是需要发挥想象力 。于是,想象力就得到了激发 。就是说,想象力的发挥,也需要有所“不懂”与“不知” 。什么都知道了,想象力就用不上,“用进废退”,长期用不上,就萎缩、退化了 。
这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接触一些比较难的东西,不能完全懂,这正是合适的,需要的 。
日本首位诺奖获得者汤川秀树读中学时,看到田边元著的《近几年的自然科学》,这本书吸引了汤川秀树,后来他回忆说:“田边元的著作解释了各种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量子力学 。不过,无论我读多少遍我还是不能理解 。这种难理解本身可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力” 。这本书,汤川秀树读多少遍,“还是不能理解”但正是这本不能理解的书,吸引他走上理论物理学研究的道路 。按一般人的理解,没有读懂,就没有用,但实际上,这种没懂的读书却是有“大用”的,它让汤川秀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从而走上了理论物理学研究的道路上,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
德国哲学大师海德格尔也有类似的经历 。他17岁读中学时,接触到了奥地利哲学家弗朗茨•布伦塔诺的《论“存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的多重含义》 。当时他也是看不懂 。但雅后来回忆说,这是他“笨拙地去试着钻研哲学的开始” 。由此,海德格尔对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以后,无论在何时,在何地,也无论他在做何事,由读此书而引发出的问题都始终作为一个首要的问题萦绕在他的脑海里,驱赶着他去思索,去想象 。
总之,学生在学习中,既需要有所“懂”也需要有所“不懂”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校的教育,应该是既需要让学生“懂”,也需要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自己暂时不能懂的书籍 。这种不能懂的书籍,对学生可能有更大的价值 。
当下的中国教育,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只让接触他们能懂的东西,他们几乎接触不到那些不能“懂”的东西 。学生就读那些能够理解的书,对不能理解,以及不能完全理解的书籍心生畏惧,不敢读也不愿读 。于是,好奇心和想象力都无从谈起了 。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如何发挥学生想象力】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让孩子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只有善于观察,才能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到东西,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
(培养孩子的自我思考能力,锻炼孩子的动脑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