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可能引起精神残疾如何治疗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可能引起精神残疾如何治疗孤独症

文章插图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 , 通常好发于2-5岁的儿童 。儿童在3-4岁之间是语言、交往、获得生活技能的关键时期 , 如果在此期间患上孤独症 , 将会对患儿的一生产生不良后果 。下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
儿童孤独症有哪些不良后果
语言障碍:孤独症患儿常会出现语言障碍 , 患儿的语言与正常人的语言在逻辑、内容、形式上有很大差别 。有人称孤独症的内在世界精彩纷呈 , 但与正常人的内心世界互不相通 , 形容孤独症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关起门来唱大戏” , 表面平静 , 内部活动很激烈 。这种语言的不相容性导致孤独症儿童行为在我们看来是古怪、不可理解的 。找出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语言的“切入点”是解决语言障碍的一个途径 。
破坏性行为:孤独症儿童通常缺乏想象力和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 , 他们无法进行建设性游戏 。但他们知道纸可以撕、硬的东西扔到地上可以发出声音的道理 , 为了寻找这种撕纸或扔东西的快乐 , 伴随这种破坏行为的结果往往是打碎或撕掉一些不该打碎或撕掉的东西 。
【儿童孤独症可能引起精神残疾如何治疗孤独症】社交中令人难堪的行为:孤独症患者存在社交障碍 , 在与人交往时会表现出异常 。如有的患儿在陪妈妈逛超级市场时会毫无顾忌地从货架上取出自己钟爱的食物后而经直走出超市;在越过马路时会不看左右往来车辆而快速路过;当妈妈与同事或邻居谈话时 , 会抱着别人“亲吻”或无原因地攻击他人;在公共场所当众脱衣服或撒尿等行为都无可避免地出现在孤独症儿童中 。
危险行为:由于孤独症患儿对事物不会产生恐惧感 , 因此他们通常无法预料自身行为产生的后果 。他们会突然穿越马路;打开煤气开关只是为了听到“叭、叭、叭”的响声;摆弄自己感兴趣的电源、开关;把身体探出窗口外面;在高处攀爬行走 。
自伤行为:由于孤独症儿童对事务不理解 , 或者得不到他人关系时心情烦恼和困惑时 , 常会出现自伤行为 , 如咬手腕、咬手背、抓头发、以头撞墙等 。
一些患儿在闲得无聊时也会出现自伤行为 。
社会退缩:严重孤独症患儿会出现严重的畏缩不前行为 , 患儿整日安安稳稳、畏缩不前 , “热衷”于把自己与外界世界隔离开来 。
精神残疾:孤独症患儿通常会引起精神残疾 , 患儿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受损、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精神活动的自闭性、生活技能获得不足均可在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
哪些方法能治疗孤独症呢
行为矫正治疗患儿很难通过用语言进行心理治疗 , 但却可以通过用游戏方式来进行行为矫正治疗 。如父母可以把玩具娃娃抱在怀里 , 亲亲拍拍 , 对娃娃说说话 , 由于患儿有一定的模仿能力 , 先使他们对玩具娃娃发生兴趣 , 然后再把感情从玩具上转移到父母的身上来 。让患儿与同龄儿童一起游戏 , 通过"小伙伴"的作用 , 增进社会交往 , 重建合适行为 。
通过游戏 , 患儿某一行为得到改善 , 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 , 使其他行为也得到改善 。在游戏治疗中 , 家长要注意克服焦虑急躁的情绪 ,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厌恶治疗采用一些负性刺激(如轻微电击) , 以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