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失败,求子路是否还要继续


试管婴儿失败,求子路是否还要继续

文章插图
这是一家既寻常又不寻常的医院 。它有庚贤堂王氏医宗七代人的传承积累,并形成了中医优生优育的创新理念 。它从不固步自封,从来长于创新 。它双翼齐飞 。一翼是传承的博大精深,一翼是中西医结合的相得益彰 。它,以信为美,大美至信 。它,就是美信 。
生个孩子,怎么就这么难?
无子家庭的痛苦,常人难以感同身受 。每个试管婴儿家庭的求子经历,讲来都是一部苦难史 。
试管婴儿,通常被认为是求子路上“最后一根稻草”,走到这一步,谁都明白,前面经历了怎样的乌云密布,荆棘丛生 。
可如果试管婴儿也失败了……
世间的事,有时候就是这样,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 。新密人王文华(化名),试管婴儿失败,去尝试中医治疗,依然能自然怀孕,顺利生产……
国内镜头:血脉传承,有子万事足
中国人看得最重的就是血脉 。在国人心里,“无后”不但会带来心理负担、家庭危机,还会使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生存价值产生怀疑 。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生孩子,生不出,不一定是遗传原因,更多的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王建宇说,中医可以在辨证调理的基础上,解决这些问题 。
新密人王文华,试管婴儿失败后,在美信开始尝试“中医”治疗 。10个月后,她怀上了 。今年7月13日,她顺利产子 。
十年间,楼房、小车都“搭了进去”
站在新密白寨镇刘马道村村民李顺成(化名)的家门前,一眼可望见郑州 。据说,这里是郑州的最高点 。
可这“一眼”的距离,对李顺成、王文华夫妻来说,却意味着:先走3里的山区公路,再搭乘一个多小时的山村巴士,换乘公交,下车后再换乘公交,到医院 。
“这个孩子,把我头发都盼白了 。”41岁的李顺成说,“不瞒你们说,要不是因为这事,你们今天在我家看到的,起码也是两层小楼,门前停放一辆价值10万元的小轿车 。可现在,家徒四壁,啥也没有” 。
尽管在“抱怨”,但说起自己出生不久的儿子,李顺成的心情马上好起来:“无论如何,孩子有了,这比什么都强 。”添丁进口的巨大喜悦,让一家人心里爽得很 。
李顺成家坐落在一处高地,单层小平房,门前一片玉米地,长势不错 。走进主屋,面积不大却很干净,墙壁像是刚刷过不久,上面挂满了书画作品,正对着屋门的,是一套崭新的组合音响 。
“这书画,是我自己的作品 。这屋子,今年过年时刚装修过,还买了一套音响,为了迎接新生命嘛 。”李顺成咧开了嘴,高兴 。在当地,李顺成也是个文化人,从小跟着师傅学刻石、练字画,在当地小有名气 。
侧屋里,一家人正在逗刚出生的儿子玩 。小家伙头发黑黑的,小脸红扑扑的,看起来很健康,见人就笑 。
“我大妞今年11岁,我媳妇要她也可不容易,要了快3年 。”李顺成指着旁边的女儿说 。怀女儿前,王文华是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 。不过,当时因为两人都年轻,治疗两年后,自然怀孕,顺利生产 。
宫外孕,试管婴儿,十年折腾
女儿1岁时,两人打算再要一个孩子,可他们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竟是10年的折腾 。
2006年大年初一,各家忙着拜年 。王文华一早起来,就感觉肚子不舒服,下体见红 。赶紧到医院,医生确诊是宫外孕 。因为输卵管不通畅,一个孕囊卡在左侧输卵管里开始发育 。
两天后,王文华在郑州一家医院经微创手术剥离掉孕囊,保住了左侧输卵管 。这次
意外,让夫妻两人不敢掉以轻心,遵照医嘱,王文华每月都要去一趟医院,做各种检查以及检测卵泡发育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