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转变喂养方式是重点

新生儿黄疸是是指宝宝出生后皮肤泛黄,一般可在1-2周内退黄,这是生理性的黄疸,家长不必担心 。但有的宝宝黄疸持续一两个月都不退黄,这就让家长担心了 。黄疸持续时间长、黄疸指数高,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也有可能属于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指宝宝黄疸持续不退是妈妈的母乳引起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停母乳即可 。

关注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转变喂养方式是重点

文章插图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虽然母乳性黄疸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仍然要尽早控制 。这篇文章讲解了母乳性黄疸应该如何改变喂养方式,母乳性黄疸的预防措施 。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用药物治疗,改变喂养小儿的方式就能够实现有效的治疗,可使黄疸消退 。
关注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转变喂养方式是重点

文章插图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1、先暂停母乳喂养3天左右,改为奶粉喂养,一般奶量要以150ml/kg.d计算 。在暂停母乳喂养的这段期间,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便保持新妈妈的乳汁充分分泌,待黄疸消退后,能够继续提供母乳喂养 。
2、先减少小儿每次的喂奶量,并增加宝宝的喂奶次数 。在改变喂奶的方式后,经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如果宝宝的黄疸仍不消退,可暂时把母乳喂养更改为人工喂养 。等到黄疸消退后,还可以继续给宝宝吸食母乳 。
方法总结:注意为宝宝保暖,增加热量和营养的供给,预防感染;鼓励母乳多次少量喂奶的喂奶方式,增加宝宝大便次数,也可以有效的治疗母乳性黄疸 。如果患有母乳性黄疸的宝宝病情严重的话,请及时就医咨询治疗 。
母乳性黄疸的预防措施
1、妈妈在怀孕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 。
2、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鼓励增加新生儿早期乳汁摄入量,能让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 。
关注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转变喂养方式是重点

文章插图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3、坚持多次少量喂奶原则,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 。
4、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
5、宝宝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
关注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转变喂养方式是重点

文章插图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小编的话
【关注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转变喂养方式是重点】疑似母乳性黄疸的宝宝,医生一般都会建议暂停母乳三天左右,改为奶粉喂养,减少每次的喂奶量,增加喂奶的次数,多多晒太阳,黄疸很快就会下降 。如果黄疸指数没有下降,那么就应考虑是否为病理性黄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