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办法


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办法

文章插图
很多的儿童会因为出现了手足口病的症状,因此对于健康会带来非常严重的伤害,家长们需要提防此病的出现,必须要进行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因此我们要注意在生活中多了解此病的预防办法,来看看预防手足口病的办法是什么呢 。
手足口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人群对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以婴幼儿和儿童为主,大多数儿童感染后不发病,称之为隐性感染,少数儿童发病,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成人通过儿童时期隐性感染后获得了抵抗力 。但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 。手足口病全年都可能有病例发生,以5月~7月为高发期 。
虽然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目前尚无疫苗,但它还是可防可治的 。因为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因此做好儿童个人卫生,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的关键 。专家建议,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去人群集聚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同时,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居室要通风,勤晒衣服、被褥 。
特别是不要让患儿随地大小便 。
如果孩子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轻症患儿不用住院治疗,居家隔离治疗、注意休息即可,注意不要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以减少交叉感染 。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患病,应及早告诉老师,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在全部康复后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 。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 。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以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是一致的 。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脱屑) 。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 。
同时,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齿龈上也有散在的水疱,但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源为疱疹液、咽喉分泌物、粪便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 。它的潜伏期是3—8日 。
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包括柯萨奇(coxaohie)病毒a组16、5、9、10型,b组2、5型,新肠道病毒71型以及疱疹病毒、腺病毒等 。本病全年都可发生,其中6~8月份为发病高峰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 。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 。
此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 。在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 。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患儿流涎(流口水)吃东西时痛,甚至影响进食 。极少数重症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嗜睡、频吐、甚至抽搐,也有的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腹痛、手脚发凉等 。
如出现这些情况多提示病情较重,可能并发了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