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高中课文原文 高二选修语文扬州慢课文


扬州慢高中课文原文 高二选修语文扬州慢课文

文章插图
原文: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
【扬州慢高中课文原文 高二选修语文扬州慢课文】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赏读:
淳熙丙申年,即是公元1176年,至日,即是冬至这一天 。姜夔路过扬州,正赶上雪夜来到扬州城,来到扬州城外时已是雪停,天刚开始放晴 。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全都是荠麦 。入得城来,环顾四周一片萧条迹象,河水碧绿凄冷,天已渐入夜晚,军号声低沉悲鸣 。我内心充满了悲凉之情,扬州今天所发生的变化让我感叹 。因此做了这个曲子,千岩老人萧德藻认为这首曲子与《诗经.国风.黍离》有相同的悲凉之处 。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
扬州是淮河东岸沿线上最著名的大都市,竹西亭这个地方是最好的歇脚的之处,我原打算在这里解下马鞍稍做休息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姜夔听人说这个地方很美;另一种可能是姜夔来过这个地方,很喜欢这个地方的景色,所以打算先在竹西亭这个地方观赏一下江边的景色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
过去这里是一片繁华景象,可是今天这里却长满了荠麦,一片凄凉的景象,前后对比让作者非常的失望 。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
这里自从被金兵进犯劫掠之后,那些水榭亭台楼苑都已经荒废了,两边的树木也被砍伐没了,至今都不愿意提起战祸 。战乱已经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阴影 。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天色已渐入黄昏,清风掀动衣角,寒凉透心,这就是遭到劫掠后的扬州城 。这就是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
杜牧非常欣赏扬州这个地方,他在这里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春风十里就是杜牧为扬州城留下的画笔 。可是,如果让他今天来到这里,一定会感到吃惊,这扬州城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纵然能拿出豆蔻芳华般的精美文采,纵然能拿出描绘青楼春梦般的丹青妙笔,也无法表述此刻的悲怆心情 。这是以艳词之笔来反衬出荒凉凄惨之景象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原来的那二十四坐桥还在,桥下浩浩之水依然波浪滚动,凝冻般的月色寂静无声,此情此景更加凸显出当时的人少烟稀之荒寂凄凉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想起那桥边红芍药,一年一年不停的繁生,到底是为了谁呢?再鲜艳的花无人欣赏,也如同野草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