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认识方面的误区


手足口病认识方面的误区

文章插图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手足口这种疾病,这种病在社会上的发病率特别高,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婴幼儿身上 。有很多的家长对该病不是特别的了解,会走进一些误区,延误孩子的治疗时间,下面就来看一下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出疹子就应该是手足口病 。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3-7天,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特征 。斑丘疹、疱疹周围可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家长经常把最先出现在颈部和躯干的婴儿急疹当成手足口病 。
误区二、注射疫苗预防手足口病 。目前没有预防手足口病有效疫苗 。预防要靠平时的注意了 。
误区三、感染一次就有抗体 。专家介绍: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孩子曾经感染过一次手足口病,也只获得某一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他型别病毒再感染并没有交叉免疫,仍有可能因感染其他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
误区四、孩子不出门就不得病 。专家介绍:手足口病很特殊,成年人能感染病毒,却不发病 。据统计,成年人手上带肠道病毒的比例高达20%以上,肠道病毒在4℃下能存活1年 。
【手足口病认识方面的误区】以上四点都是手足口病的误区,希望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对您的将来会有所帮助,如果家中有手足口病患儿的,一定要注意及时治疗,并且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室内保持通风,注意卫生、注意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