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17个表现( 三 )


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疾病或心境障碍的一个类型,也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 。临床上以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缺乏为主要特征的抑郁发作 。据国外报道,抑郁症时点患病率成年男性为2%~3%,成年女性为5%~9% 。
一生中患病危险概率男性5%~12%,女性10%~25% 。抑郁症患病率与民族、文化水平、收入、婚姻状况关系不大 。满意答案2:青少年抑郁症的六种表现:坦途无悦 。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坦途,患者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 。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 。有的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退学 。
似病非病 。
患者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 。如有的孩子经常用手支着头,说头痛头昏;有的用手捂着胸,说呼吸困难;有的说嗓子里好像有东西,影响吞咽 。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 。不良暗示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 。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教室里或工作单位,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 。
另一种是意识层的,专往负面去猜测 。如患者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过,给别人造成了麻烦;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办等 。变换环境 。可能在学校或单位发生过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没什么原因,患者便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工作,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或工作单位 。
当真的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患者的状态并没有随之好转,反而会另有理由和借口,还是认为环境不尽人意,反复要求改变 。反抗父母 。患者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 。
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 。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跟父母翻过去的旧账(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离异再婚对自己的影响等),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自杀行为 。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 。对自杀未果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 。
因为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相关问题: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是什么,还有自闭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