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一二三四五故事原文 一二三四诗卓文君

相传,司马相如在事业上取得少许成就之后,就产生了纳妾之意,寄了一封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信(《两地书》)送给妻子,卓文君倍感伤怀,便回以这封著名的《怨郎诗》 。

卓文君一二三四五故事原文 一二三四诗卓文君

文章插图
一别后,
二地相悬,
虽说是三四月,
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丝想,
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
万语千言道不完,
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琵琶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
卓文君一二三四五故事原文 一二三四诗卓文君

文章插图
从‘万般无奈把郎怨’之后,此段疑非卓文君所作,因为纵观文学历史,"聊赖"这一说法是在其身后三百多年(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 ——"百无聊赖",即典出于此)才开始出现并盛行的用语,且世值当时西汉景帝年间,佛法尚未流传入中原,所以转世的概念应当还未形成后世那种普罗大众化的约定俗成 。另外,根据历史学家王立群的观点,数字诗应该是宋末以后出现的,因为那是元曲风格 。
卓文君一二三四五故事原文 一二三四诗卓文君

文章插图
【卓文君一二三四五故事原文 一二三四诗卓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