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文章插图
在夏秋交换的季节,许多疾病都经常出现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孩子的免疫力很低下,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影响,手足口疾病的发病率很高,而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家长应该了解手足口病,那么 手足口病的治疗误区有哪些呢!
【手足口病的治疗误区有哪些】误区一:酒精消毒能杀灭肠道病毒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怎样才能消灭这些肠道病毒呢?”这个问题问倒不少幼儿园的保健老师 。据悉,原来很多保健老师都不知道“酒精根本无法杀灭肠道病毒” 。
手足口病,酒精无法消毒
“肠道病毒容易在湿热环境下生存和传播,酒精和消毒液都不能杀灭这些病毒,只能靠紫外线、漂白粉、甲醛等来杀灭病毒 。所以,各位老师以后在幼儿园消毒,不要再选用酒精了”疾控工作人员说 。
误区二:消毒只关注桌椅餐具
疾控工作人员发现,有些幼儿园一直都在有意识地预防手足口病,包括给桌椅、餐具等设施和用具消毒,但仍“百密一疏”,“手足口病可通过飞沫在儿童中间传播,玩具、活动场所的滑梯等容易沾染儿童的唾液,这是交叉感染手足口病的途径之一 。目前,很少有幼儿园给这些设施消毒” 。
疾控工作人员建议,幼儿园在进行消毒工作的时候应多注重细节,除了给滑梯、玩具消毒外,校车也应消毒,这样能更好地预防交叉感染 。
判断它会出现哪类症状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 。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
2)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
3)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
温馨提示,许多家长经常将酒精可以作为手足口病消毒的方式,对于这一情况,专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于陷入这些误区的家长以及老师,能够及时地从这种错误中走出来,同时在生活中及时的帮助孩子预防手足口病,避免受到手足口病的影响 。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