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孩子成为习惯


让教育孩子成为习惯

文章插图
我发现 ,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 , 只是被动地反应孩子的问题 , 即是说 , 如果孩子没有出现学习或者行为问题时 , 家长便不理睬孩子 。而当孩子出事时 , 则反应过度 , 产生强烈的危机感 , 放大孩子的错误 , 比如 , 听说孩子一次没考好就认为孩子将来完了 , 过度地指责和批评孩子 , 而指责过后仍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建设性的方法 。
批评与指责对于这些家长来说 , 只是一个发泄个人消极情绪的途径 , 而不是教育的机会 。这些家长不知道教育与养育一个孩子是需要策划的 , 需要精心的设计和投入 , 需要建设性地制定一个计划 , 一个原则 , 一个方案 , 并善于实施这些方案 。
《我给女儿讲故事》的作者就是一个善于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的人 , 将教育孩子变成了一种计划和习惯 , 一个工程 , 他投入了那么多精力和热情 , 有意识、有目地地引导孩子建立阅读习惯 , 培养阅读兴趣 , 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他的心是那么细腻 , 对女儿的充满了欣赏和关切 。
他有一双爱的眼睛和欣赏的眼睛 , 能够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成长的信息 , 每一个变化 , 并将这种变化与自己的辅导方式结合起来 , 设计一个适合女儿发展的教育计划 。这个计划也许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 但是 , 这种意图和计划性是最值得其他家长借鉴的 。
教育孩子是繁琐的 , 没有轰轰烈烈 , 也没有直接的收获 , 如果不是爱心和欣赏心作动力 , 是无法坚持下去的 , 我总以为 , 培养另一个人是对于成年人人性的一种考验 , 一个人必须成熟到有关心别人的能力 , 爱别人的能力 , 才能对于自己的孩子充满无条件的爱与关怀 。因为在这种无直接收获的教育活动中 , 只在爱心成为持久的动力 。
当教育活动成为一种经常的、相对固定的模式时 , 它的作用就会立即显示出来 , 这时它就会作为连续不断的作用融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 变成孩子人格的力量和能力的一部分 。暂时的教育和不系统的教育不构成孩子的成长的环境 , 长期、稳定的教育才是 。
【让教育孩子成为习惯】正如一个成长中的小树 , 偶尔的养分并不对发育起关键作用 , 只有长期处于营养充分的环境中 , 才会发育得更加强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