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走路教案反思( 二 )


2.教学环节层层递进
本次活动重点围绕动物走路的形态而展开 , 通过看一看视频了解不同动物走路的形态 , 听一听音乐感知音乐的旋律 , 而后说一说、做一做 , 大胆表现动物的走路 , 期间首先根据经验表现动物走路 , 接着进行集体表现并交流讨论:怎么做才能更好的表现动物走路的形态 , 最后跟着音乐唱一唱并表现 , 一整个过程的环节层层递进 , 每一次的表现都有不同的提升目的 。
活动中 , 孩子们对动作的表现也确实在教师的引导下 , 有进一步的提升 。
3.激发兴趣促进发展
整个活动以情景进行贯穿 , 活动中创设了环境 , 并运用了不同的动物范例等引发着幼儿的兴趣 。特别是过程中 , 运用了儿童化的语言 , 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 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 通过喊一喊、和动物打招呼等 ,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礼貌行为等 。
不足:
1.音乐欠美感
本首音乐是进行外录的 , 音乐旋律的优美性很是欠缺 , 在音乐的速度上也显得有些过慢 , 因此 , 孩子们虽然表现出了进行动物走路游戏的快乐 ,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 , 音乐还是对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表现中显得有些拖沓 。
2.表现欠有序
在孩子们的游戏表现中 , 一次次的表现提升都围在教师的身边 , 因此 , 孩子们没能在表现好一遍后 , 静静的进行倾听 , 很多孩子还是沉浸在表现的快乐中 , 没能好好的倾听于老师 。可以让孩子们回到小椅子上 , 边休息边进行交流 , 能更好地使孩子们都了解如何表现走路才是更棒的 。
3.教具欠利用
本次活动设计了动物形象的教具 , 孩子们很是喜欢 , 但是动物教具的利用率不高 , 出示后很多时候都是摆放在一边 , 只是作为提示幼儿表现顺序的一个道具 。可以在出示后 , 充分利用动物教具演示动物走路的形态 , 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 。同时 , 动物房子放置于另一活动室 , 只在活动最后环节用上 , 显得有些浪费 , 可以将情景设置在活动室中 , 提高教具的使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