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动宝宝35问( 二 )


病因
Q:注意力缺乏的原因是什么?
A:目前没有一个绝对肯定的原因 。有研究认为主要是因脑内缺乏某种化学物质或新陈代谢异常 , 影响了集中和专注能力 。幼儿脑部铅中毒或胎儿在母体中受到感染 , 也可能引发此症 。
Q:注意力缺乏会遗传吗?
A:研究显示 , 注意力缺乏可能有遗传因素 , 父母中一方有此异常 , 孩子有一半可能也有 。
Q:营养不足会不会导致注意力缺乏?
A:不会 , 目前还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注意力缺乏与饮食有关 。但是 ,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 , 均衡的营养无论何时都是必须的 。
Q:孩子缺乏注意力 , 与教育方法有关系吗?
A:没有关系 。注意力缺乏的孩子单靠管教是治不好的 , 只能说 , 症状的程度会因教育方法而改变 。
治疗方法
Q:孩子出现什么症状后必须去医院就诊?
A:当孩子在2个以上场合出现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 明显不适应集体生活 , 被同学疏远 , 老师提出这个孩子很难应付 , 他自己也为此烦恼消沉时 , 就是带孩子去医院的时机了 。
Q:有没有专门治疗ADHD的医院?
A:目前还没有 。可带孩子到小儿科的神经、心理部门或精神科的小儿部门就诊 。
Q:去医院就诊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A:事先多搜集孩子在家、在园的不适应表现 , 尽可能详细地向医生描述孩子的具体症状 。
Q:有什么治疗ADHD的特效药吗?长期使用有无副作用?
A:目前使用最广的药是利他林(Ritalin) , 可以安全有效地减轻ADHD的症状 , 但长期服用易引起失眠和食欲不振 , 还有极少的易刺激性和头痛 。
Q:有没有药物以外的治疗方法?
A:行为治疗 , 即对父母和老师进行教育 , 训练孩子的生活习惯和思维能力 。临床观察和实验表明 , 这种方法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
Q:是不是越早接受治疗越好?
A:不是 。只有当孩子出现社会性不适应现象后 , 才有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必要 。
一般上小学是诊断时机的一个大致基准 。
Q: 注意力缺乏是否长大后会自然痊愈?
A:不会 。随着孩子身心发育以及社会经验的累积 , 进入青春期后症状一般会减轻 , 也有部分患者会持续到青少年甚至成人阶段 。
家庭对策
Q:要不要告诉孩子他得了ADHD呢?
A:孩子被贴上“调皮鬼”的标签 , 自己也会闷闷不乐 。父母就必须用他容易接受的说法让他了解 , “你的性格就是比别人易动、坐立不安” , 同时鼓励他为了弥补“性格上的差异” , 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 。
Q:孩子在家根本不做作业 , 怎么办才好?
A:如果是孩子忘了有作业 , 可以做一本家园联系册提醒他记下作业内容;如果是作业太难做不了 , 则需要为孩子联系老师进行补习;如果孩子集中不了注意力 , 就有必要找一间刺激少、安静的房间 , 父母坐在旁边督阵了 。
Q:孩子实在不听话 , 我常常忍不住动手打他 , 怎么办呢?
A:深呼吸 , 告诉自己“冷静” , 努力理解孩子不受控制的所作所为 。别对孩子期望太多 , 纠正他错误的行为是必要的 , 但这也不对 , 那也不对 , 限制太多只会让大家都痛苦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