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够了吗?保护孩子远离性侵的3个方法! | 对爸爸说

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7、8岁的小姑娘独自在家,被前来问路的陌生人拐到荒山上性侵了,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怕小女孩事后指认,竟残忍地戳瞎了孩子的双眼,村民路过荒山时听到呜咽声,还以为是受伤的动物,闻声寻去才找到小姑娘 。
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够了吗?保护孩子远离性侵的3个方法! | 对爸爸说】一个7、8岁的小姑娘独自在家,被前来问路的陌生人拐到荒山上性侵了,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怕小女孩事后指认,竟残忍地戳瞎了孩子的双眼,村民路过荒山时听到呜咽声,还以为是受伤的动物,闻声寻去才找到小姑娘 。尽管后来小姑娘被好心人辗转送至北京的大医院,可孩子的眼睛却已无法挽回,心灵的创伤更是不忍细想 。唏嘘的例子背后,爸爸妈妈们应该如何从家庭安全教育着手,保护我们的孩子?本期的“对爸爸说”,作者想和爸爸妈妈们聊聊这个问题 。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够了吗?保护孩子远离性侵的3个方法! | 对爸爸说

文章插图
还记得韩国电影《素媛》里的小女孩吗?放学独自回家的路上,下雨了,善良的小姑娘为大叔打伞后却惨遭性侵,浑身伤痛的她泪流满面的说:“我做错什么了吗?”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够了吗?保护孩子远离性侵的3个方法! | 对爸爸说

文章插图

身为父母,没有办法时刻在孩子身边保护孩子,那就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性侵犯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是,虽然很多爸爸妈妈都有所触动,却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有这种遭遇,总觉得它离我们还远 。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够了吗?保护孩子远离性侵的3个方法! | 对爸爸说

文章插图
儿童安全教育的几个误区
一、”等他大了再说吧!”
有报社采访人员做过这样一份调查,向350位3至15岁儿童家长发问:“在你的童年,是否经历过性骚扰?”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有168人(48%)承认童年曾多少经历过性骚扰,,结果令人震惊 。等孩子大了再教育,或者总觉得这些东西在学校学就可以了,这些都是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罢了 。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够了吗?保护孩子远离性侵的3个方法! | 对爸爸说

文章插图
美国疾控中心2006年曾估计,在18岁前,每4名女童和每6名男童中就分别有一名遭遇过性侵 。为了避免孩子遭遇性侵,从孩子出生到18岁,学校和父母都要对他们进行性教育,而在幼年阶段的性启蒙教育,尤为重要 。
二、“吓唬吓唬”
带孩子到超市、公园里玩,突然“消失”,吓唬吓唬孩子,他/她就长记性了——可吓唬并不能真的让孩子有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严重的还会对孩子的幼小心灵产生不良刺激 。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够了吗?保护孩子远离性侵的3个方法! | 对爸爸说

文章插图
三、“坏人都是陌生人”
很多爸爸妈妈都认为陌生人对孩子的威胁最大,但实际上大多数侵犯者都认识受害者 。根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分析的138个媒体报道的案件中,有96件是熟人作案 。这些人一般看上去不像坏人,甚至有可能是非常受欢迎的人:邻居或同村的人;教师或校长;儿童的生父、养父、继父或者其他近亲属;还有可能是孩子熟悉的朋友 。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够了吗?保护孩子远离性侵的3个方法! | 对爸爸说

文章插图
根据美国司法部统计,大多数性侵害者为男性,但是在6岁以下儿童的案例中,女性占了12%,而在所有性骚扰者中约有20%是青少年 。因此,美国各方面的机构教育家长要破除“陌生人危险”的错误认识,提高对潜在性侵风险因素的警惕性 。
四、“只有女孩子容易被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