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怀孕四大误区

许多新婚不久的未准爸妈已开始了一场上一辈人没有打过的孕前准备战役 。测量、服用叶酸片、检测精子质量……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能怀上并生出健康的小宝宝 。然而,不知不觉中,原本对于“优生”的正确追求渐渐地有些变了味:每个月去医院进行B超检查来监测卵泡大小、计划补充两年叶酸后才受孕、把最佳受孕日期掐算到某日某分甚至某秒……这样的“严阵以待”,真的能孕育出一个比别人更优质的宝宝吗?
误区1:最佳受孕时间
Sally计划在明年要一个孩子 。
她听说,女性的头一天是“最佳受孕时间”,并且有最佳受孕体温 。于是她不仅每天把记录在表格当中,还画出了体温变化曲线,与标准图表进行对照 。可是尽管有这样周密的记录,连续两个月,Sally却都没有掌握好“最佳时机” 。夫妻俩为此紧张得要命,每次错过所谓的‘最佳时间’,他俩就像打了败仗一样垂头丧气 。
“最佳受孕时间”的说法并不科学,在整个月经周期中,排卵日前一天的受孕率最高,所以临床医生往往希望她们在升高前同房,以提高受孕率 。由此可能误导出所谓的“最佳受孕时间”的说法 。
其实精子在体内可以存活1天-3天,卵子可存活24小时 。而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如果仅有单次的同房,其受孕率较低,最高不会超过20% 。所以不必刻意同房时间,只要增加在排卵前5天至排卵后2天的同房次数,就能提高受孕概率 。更不要去过分地在意受精卵的质量,一般只有活力好的精子才能更早地进入卵细胞,这不是医生或者未准爸妈们自己能决定的 。过分地在意受孕时间,可能会导致精神过度紧张,影响排卵和受精,从而导致不孕 。
误区2:孕前准备要两年
新婚的荃莎开始在饭后服用叶酸片,但事实上,她只是在为两年后的怀孕做长远的准备 。“从一些网站上,我了解到,在准备怀孕的前两年,夫妻两人就要开始准备了 。有种说法叫做‘负二岁教育’,就是对小孩子的教育要从出生前两年就开始注重 。所以我和老公早就商量好了,不管什么时候能怀上宝宝,都要先做一些准备措施,有准备总是没错的 。”
目前已经证明,孕前和孕早期服用小剂量叶酸能预防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发生 。可是什么时候开始服用,服用多少剂量是大有讲究的 。一般女性只要在孕前3个月起服用0.4mg~0.8mg的叶酸即可,可以选用单纯剂量的叶酸制剂,如斯利安、叶维胶囊等 。而对于孕前有贫血的女性,也可以使用复合维生素片 。一些意外怀孕的准妈妈也不必担心是否少补了叶酸,叶酸在许多食物中广泛存在,正常饮食的妇女一般不会存在叶酸缺乏 。
另外,叶酸并非补得越多就越好,长期大剂量地补充叶酸也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发生,因此补充两年的叶酸不但无益,还可能有害 。
【准备怀孕四大误区】[1]